藏医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世界医学史上独具神韵的一枝奇葩。臧医的产生与青藏高原特有的气候及藏民的生活环境、民俗文化密切相关.
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古老医学
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古藏民在极其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就已经认识到某些植物可以用来治病了,他们在狩猎过程中渐渐发现一些动物的内脏也有很好的祛病作用。到了公元前3世纪,藏族的民间医生就已经总结出“有毒必有药”的医理。其后,藏民已经懂得用酥油汁涂抹伤口、用酒糟治疗外伤。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并统领着强大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嫁入西藏的时候,带去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以及各种医疗器械、医学著作等跟内地医学息息相关的东西。文成公主带去的汉文医书译为藏文后,取名为《医学大全》。这是目前已知的藏医学中第一部医学专著。公元8世纪,金城公主的下嫁,再次为西藏带去医学方面的宝贵资源和信息。内地大批医药人员的涌入,促进了中医和传统藏医的融合,为藏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松赞干布还邀请印度和尼泊尔的医生入藏,使得藏医学进一步吸收其他医学的精华,不断加以完善。大量的藏医学经典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编辑整理的,这些书籍的编著本身就已大大推动了藏医学的发展。
公元8世纪末,藏区名医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完成了藏医名著《四部医典》。这部《四部医典》是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亲身实践20多年后完成的。它的诞生标志着藏医独具特色体系的完成。
公元15世纪以后,藏医逐渐形成了两大派系,即北方派和南方派。北方派的代表人物是强巴.南杰查桑,他对常见病如风湿症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应用温热药物;南方派的出现较北方派略晚,代表人物是舒卡.年姆尼多吉,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善用草药。这两个派别分别总结了北部高寒地区和南部河谷地带的多发病及其治疗的经验,各有特点。18世纪以后,著名医学家第玛.旦增平措将两派精华融合到一处,广泛收集南北两派的药物标本,编著了《晶珠本草》一书。该书搜集药物达2294种,除去重复或加工炮制的药物外,实收药物达1400多种。该书作者对所收药物均做了试验,对药物的性味、功能描述得十分详细,是一部经典的藏医专著。
1889年,在重视医学的十三世达赖的督导下,《四部医典》得以再版。1916年,十三世达赖创办了“门孜康”(医算局),使得更多的藏族民众有机会学习藏医药理论。这对藏医藏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藏医学的发展和兴盛除了本民族宗教领袖的督导和广泛吸收其他医学的精髓以外,还跟佛教的传播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佛教还没有传入西藏以前,西藏的苯教就已经广泛流传。当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和昌盛,藏传医学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
藏区一些大的寺院里基本上都设有“曼巴扎仓”。“曼巴扎仓”相当于医学院,是专门传授医药学知识的地方。藏传佛教的高僧活佛一般都对藏医药学有着很深的造诣,都能在传教的同时行医济世。现在,藏医中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秘方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得益于其在寺院中师传徒承的沿袭方式。
大小五行构藏医
藏医认为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在人体中是指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才能运行。
藏医学以其独特的“三因学说”、“人体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为基础理论。
藏医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 “赤巴”(火)、“培根”(水、土)、“隆”(气、风)三大因素(三因学说)。“赤巴”就是胆汁,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产生和调节体温、保持气色,生智慧、助消化等等。“赤巴”分为五种,即行动赤巴、视力赤巴、消化赤巴、容光赤巴和增色赤巴;“培根”即诞液,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供营养、长脂肪、调皮肤、正常睡眠等。“培根”也基本分为五种,即研磨培根、尝味培根、根基培根、餍足培根和粘合培根。“隆”在人体中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气血运行、肢体的活动和分解食物等等。“隆”基本分为五种,即:“持命隆”、“下泄隆”、“上行隆”、“平住隆”和“通行隆”。藏医认为,以上三种因素的机能如果不能在人体内维持平衡,人体就会出现不正常的生理现象,产生各种疾病。
在藏医理论中,人体是由七种物质组成的,即饮食的精微及血、肉、脂、骨、髓、精。人体的五脏六腑并非互不关联,而是通过经络与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有密切关系,各项生理功能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藏医的诊断类似中医,采用“望、摸、问”的方法。医生在切脉时,同样以“寸、关、尺”对应五脏六腑。藏医在治疗的时候,除使用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物外,还配以穿刺、放血等疗法。这与中医都很相似。
除此之外,胚胎学也是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8世纪,藏医就明确提出:胎儿的发育是依靠母体经过脐带供给营养的。这一观点在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是没有的,也比国外医学界早提出了八百年。
来自大自然的神奇藏药
据《晶珠本草》记载,藏药共有2294种,最常用的300多种。其中,植物类有200余种,动物类40余种,矿物类40余种。由此可见,藏医所用药物以天然原料为主,其中本地草药占常用藏药一半以上。在本地草药中,又有一部分是青藏高原的特产药物。
一般来说,药物的分类是根据形态、颜色、气味、性能、产地及有无毒性。按性、味、效分类,则有八性、六味、十七效之分。藏药按其治疗用途分类,则有清热、消肿、退黄疸、解毒、治黄水、催吐、下泄、驱虫、止泻等十多种药。按药的形态分,则有糖浆、浸剂、药膏、药油、药粉、汤剂、丸剂等。
藏药在临床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采用内服、外用、单方、复方等。根据病情,一般藏药方配药都在十五至二十五种组成,有的甚至高达七八十种直至一百多种。如“骂奴稀汤”多达一百三十味,“珍珠七十丸”达七十种药。
藏医非常重视藏药的加工与炮制。主要炮制的方法有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三种。
通过炮制的藏药,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适当的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借以提高疗效。
悬壶济世藏医大师
点数藏医名家,最为著名的是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于公元708年生于堆龙给纳,25岁开始在桑也地区学习邻近国家的医学,拜著名的中医为师,医术精湛。公元8世纪,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到西藏阿里、山南以及康定等地研习民间藏医,并远赴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以及中国内地的五台山等地学习医学。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编著出古代藏医史上最著名的医学著作----《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充分反映出藏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分根本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四部分。根本医典主要介绍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的一般知识;论说医典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的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秘诀医典主要介绍诊断方法,各种方剂的配合及其功用、用途以及外治疗法等等。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一生著作甚丰,还著有《解剖幻鉴》、《尿诊要义之轮机》、《居悉隐名解释》等30多部医学书籍,为藏医学理论基础的完备作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劳斯·桑杰嘉措是第二位对发展藏医学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五世达赖洛桑加措对发展藏医学非常重视,曾委托桑杰嘉措在哲蚌寺、药王山设立专门学习藏医学的机构。桑杰嘉措在五世达赖圆寂后,为了完成五世达赖遗愿,阅读了大量藏医书籍,亲自校对和重订了各地印刷的《四部医典》版本。他的医术十分出众,著有许多藏医书籍,《四部医典蓝琉璃》和《密诀遗部》等都是有代表性的。这两部书全面诠释和校订了《四部医典》,是后人学习藏医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桑杰嘉措会同众多同行,根据《四部医典》的内容,于公元1703年(清朝康熙四十二年)绘制出了79幅藏医彩色挂图。可以说他的这一创举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著名藏医学者第玛.旦增平措同样是一位藏医大师。他生活在十八世纪,年仅八岁时就开始在众多学者身边研习医学著作。成年后,第玛.旦增平措在西藏阿卡(今昌都贡觉县)境内创建杜玛寺,并长期居住在该寺内致力于医学专著的创作。《晶珠本草》一书就是第玛.旦增平措用了20年时间所著的藏医药学著作。《晶珠本草》一书,总结了前人研究藏医本草学的经验,不但记录下历代著名藏医学著作所记载的全部药物,并考证了各家著作中存在的谬误,还详细记载了每种药物的别名和产地。
在藏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很多藏医大师,同时民间藏医学高手也层出不穷。正是因为这些知名的和默默无闻的藏医学的弘扬者和传承者的存在,藏医学才得以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华医学宝库中的灿烂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