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学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面部能预示着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望诊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望诊,既能从人的面部观察其神色形态,也能从人的面部颜色和形态中,观察到人体的健康状态。专家介绍:人体面部的五个部位分别对应五个脏器,额部对应心脏,左脸颊以及左腮对应肝脏,鼻子对应脾脏,右脸颊以及右腮对应肺,下颌部则对应肾脏。
除了面部的部位与脏腑相配外,观察面部色泽的变化,也能大致知道脏腑病变的情况。《黄帝内经》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籍中对人的五种病态的面色作了详细的区分,有“五死色”之说。《黄帝内经》记载:“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炱者死,赤如虾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但是,专家称,“五死色”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古代医学不发达,现代多将这五种色泽视为病态面色,但均有可能治愈。
面色如果呈现出青黑色,多预示着肾脏的气不足。这样的人多经常因为熬夜、压力大,常见腰痛,需要注意补充肾脏之气。
面色如若整个发红,尤其额部发红,多预示着心脑血管不好。专家称,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提醒大家注意少食荤腥,坚持运动,杜绝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上年纪的人要定期到医院做血压检测。
面色如若苍白,则一般预示着血虚,当然也有相互掺杂的情况出现。专家指出,这样的面色多见于女性,常常伴随着痛经,血虚者居多。要注意保暖,少食寒凉食物,结合益气补血的药食方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