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检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由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这两项成为血脂测定的重点项目。
短期饥饿也可因储存脂肪的大量动员,而使血脂含量暂时升高。这就不难理解您到医院检查血脂时,医生要求在进完晚餐后,不要再吃其它东西,空腹12小时后再抽血了。
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均较大,也就是说正常人之间血脂含量的差异也很大,单凭一两种血脂成分的高低来判断病理变化,似乎显得说理不够。尽管血脂只占全身脂类很少一部分,但血脂的变化却可基本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状况。在膳食改变,剧烈运动及患病情况下,血脂都会有较大的变动。高脂肪饮食时,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甚至形成乳糜色,但在3~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上测定血脂都是在早晨空腹时取血,才能反映病人血脂的实际水平。
因血脂的变化,主要与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及机体动用脂肪库的情况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脂肪代谢方面的情况。有人在做肥胖与正常人的血浆脂类含量对比中,证明肥胖人群的血脂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但超出正常含量范围者只占30%左右,比非肥胖者高1倍以上。另外,还证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肥胖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因此,预防身体“ 发福”,及肥胖者积极减肥,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害怕血脂增高,人们甚至拒食脂类食物,这是很不公平的。就拿胆固醇来说,除了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的LDL胆固醇外,还有能转化为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HDL胆固醇,在机体内产生重要作用。HDL如转化成胆汁酸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转化为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发挥其对生育及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这种胆固醇主要来自脂肪食物中,也就是说合理摄入“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