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是大多数国人都喜欢的事情,近期,调查发现中国人的节日正在泛滥,几乎到了天天过节的地步,给年轻人的身体和经济造成了双重压力,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光棍节的狂欢余热未散,今天又迎来了感恩节。近年来,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以及商家“有节过节、无节造节”的营销炒作下,各种“洋节”、“草根节日”如雨后春笋,并不断被“扶正”,再加上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数量出现井喷,有网友感叹“几乎天天都在过节”。面对五花八门的节日,有人欢喜有人忧。
洋节、中国节、自创节 几乎天天在过节
刚刚过去的光棍节让很多购物狂至今意犹未尽,这个起源于校园草根文化,既没有中国古代沿袭的文化沉淀,也没有任何外国文化浪漫标签,这个起源于数字的节日在商家的爆炒下病毒般流行开来,而这个横空出世的节日也成为新兴节日文化的代表。
“光棍节怎么这么火,连在山东农村的老妈都知道这个节日了。”在北京工作的赵健告诉记者。他母亲今年50多岁,是传统的农村妇女,在跟别人聊天中得知了光棍节。“打电话时我妈跟我谈起光棍节的新闻,让我很吃惊,她连元旦都不知道,竟然知道光棍节。”赵健说。
除了光棍节,在这些新鲜节日中,有的生拉硬拽,与历史典故或神话故事强扯关系,如被误读为“情人节”的七夕;有的取日期谐音,如5月20日“网络情人节”、8月8日“爸爸节”、9月12日“示爱节”,甚至还有4月17日“铁哥们节”,取“死一起”谐音,意即为哥们两肋插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除此之外,因男人受节日的“关怀”少,一些网友还自创8月3日“男人节”;甚至还有左撇子组织设立的“左撇子节”。
与此同时,一些渐渐被遗忘的传统节日又重新焕发生机,而西方节日在中国也受到年轻人热捧,使得节日数量井喷。记者粗略统计,一年中,能引起网友广泛共鸣的节日就有39个,平均9天就有一个节日,怪不得有网友大呼“现在几乎天天都在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