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专家:吕青,原153中心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护士长,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兼职教授,国际注册高级营养师,营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举办营养学、健康管理学讲座300余场,听众约9万人。
记者 高峰
站在健康管理师的讲台上,吕青声音洪亮,侃侃而谈。下面热情听讲的学员们却没有想到,面前这位对营养知识几乎无所不知的“大姐”竟然是年届六十、刚刚办理过退休手续的老太太。其实,吕青更是一位“抗癌明星”,12年前从死神手中抢回来一条命之后,对于怎么吃,有了更多心得。
火葬场女孩报名参加营养班
吕青44岁前后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护理专业标兵、济南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整天出差、开会,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吃喝招待,她又一直自诩为“美食家”,于是每餐山珍海味,不亦乐乎。
凌乱的饮食习惯、过剩的营养,加之奔波多,不爱喝水也顾不上吃水果,吕青查出了癌症。2001年年底,吕青连续做了两次大手术,算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命。但吕青明白,手术只是从理论上抑制了癌细胞的转移,要想健康地活下去,从饮食调理到心理保健、运动锻炼,道路还很长。
吕青的父亲、弟弟都有高血压,父亲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自己没有继承家族病高血压,偏偏得了癌症。手术恢复期间,吕青查阅了大量资料,进一步得知癌症与生活习惯关系重大。癌细胞本身隐藏在每一个人的身体内,因为生活习惯不健康、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蛋白、高糖分,容易激活癌细胞。吕青认为:癌细胞主要是被不良饮食习惯唤醒的,要想把身体内的癌细胞彻底“逼睡”,首要的就是饮食要科学、营养要合理。
手术恢复期,吕青就报考了一家营养师培训班,并且顺利地拿到了国际注册高级营养师证书。开始做健康讲座后,吕青从来不回避讲自己的故事,也常常给学员们讲另一个被自己称作“火葬场女孩”的故事。
一位大学毕业的女孩被分配到民政部门工作,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得知工作岗位是火葬场!火葬场领导照顾她不能干重活累活,就让她去做“化妆师”。火葬场女孩工作久了,看到很多年纪轻轻的死者,从与家属的谈话中得知他们死于高血压、心脏病、癌症之类,而种种越来越年轻化的疾病与这些人生活中不注意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于是,火葬场女孩也在工作之余报了营养师培训班。吕青说,这位女孩学得很认真,课下总是主动向她请教从孩子到老人的营养餐搭配方法。这位女孩曾经说过一句话:“生活条件再好,吃出病来吃进火葬场又怎么讲求尊严?”
主食越杂越好,早餐要吃20种食物
康复后的吕青从营养知识的学习交流中获得了快乐,她要把自己寻求健康的体会分享给更多的人。不久,吕青出版了《吃出健康来》和《吃的1001问》两本专著,详述自己 “吃”的心得。退休前后,吕青先后受聘于北京、郑州的近十所学校,担任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护理学等课程的讲师。
她号召学员并希望学员劝告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吃进来”的病,就要想办法“吃出去”,早认识早着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然,每个人最好还是尽早学习一点营养知识,防止“病从口入”。
生活中的吕青坚持着多样性的饮食习惯。多年来,吕青家的餐桌、茶几上总是摆放着丰富的食品,有五颜六色的水果,也有大大小小的坚果。吕青说,她是营养方面的理论家,而老伴儿是践行自己理论的实践家。
只要在家吃饭,吕青家的早餐一顿就要吃20种以上的食物。把大米、小米、黑米、玉米糁、芝麻、枸杞、核桃仁、花生、薏米、麦片、胡萝卜……多达20至 30种物料混合在一起,用搅拌机打成糊,或者直接用全自动豆浆机一次性打碎煮熟,就着面包片、香蕉、苹果,有时摊些鸡蛋饼,再热些牛奶,爱吃什么自愿选择,老人、孩子都兼顾到了。
中午蒸米饭,很多时候还是能往里面放的都一股脑儿放里面:大米、小米、黑米、南瓜或者红薯。南瓜和红薯纤维素含量丰富,经常适当食用防癌防便秘,又不容易吃胖。菜大多是一荤一素一菇,天天香菇、杏鲍菇之类的不断,时常会有豆制品。蔬菜只吃时令的,反季节的能不吃就尽量避免。
晚餐吕青不吃主食,只喝粥、汤。
茶几上永远不断坚果,吕青说女人多吃开心果、南瓜子、松子好,男人多吃腰果、核桃、红枣、杏仁好。吃坚果,一定要现吃现脱壳,脱了壳放久了会氧化。而食用坚果的量,要控制在去壳后8~10克之间,比如葵花子,抓一把的量就差不多了。
吕青还建议,无论男女,每天吃一小块约7克重的巧克力最好,巧克力有保护心脑血管、降血压的功效。
吃晚餐到睡觉前的时间要相距3~4个小时,其间出去散步,给予胃充分的消化吸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