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杜甫老先生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便给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们划定了长寿的目标。而今,100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长寿”的标准自然也要改一改了:患病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健康老人追求无疾而终。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过一个“健康寿命”的概念,为的就是号召人们不仅要长寿,还要努力达到身心双方面的健康。可在我国,这一目标目前却很困达到。卫生部曾做过一项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的时间都处于带病期。也就是说,一个活到80岁的老人,在其生命的最后14年都在受到疾病的折磨。
有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道理上是没错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假如我们能够通过积极干预,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又怎么犯得着去“赖”活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办法不是没有,也不是很难做到。
这里还要“借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结论:如果你的健康是100%,那么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个人生活方式占60%。由此可见,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延长“健康寿命”完全有可能。
没病没灾的健康老人要防病、养生;已经有了病的老人,则要积极治病、疗养,最起码做到“吃动两平衡”。饮食上,少油少盐,每天6克盐、25两油要卡住,该补充的营养也别舍不得;锻炼上,坚持多走路,其他运动量力而行,该服老的时候还是要服;再加上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差不多就算遵循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理论,可以安享晚年了。
不过,在养生、疗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有人对健康知识盲目一把抓,有人则武断地不屑一顾,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首先来说,任何一种养生知识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就需要你通过实践,用心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如人人都说“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但如果你吃了苹果会不舒服,就不能强求。而那些选择不屑一顾的人,恐怕更多的是存有侥幸心理,觉得有人成天大吃大喝,麻将不离手,不也一样活得挺好嘛。对此,我只能说,人和人的基因、所处环境、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不能用个性代替共性,因为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通常是对的。
当然,不管医疗如何进步,人们也无法从疾病和衰老中解脱出来,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疾病晚来得一些,再晚一些。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不管是指导养生,还是防治疾病,因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所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并积极面对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