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邵经聪将迎来他的九十华诞。现在的邵老,耳不聋、眼不花,嗓音宏亮,思路清晰,满面红光
在邵老家,我们看到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奖状、证书,书架上还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许多奖杯。这些荣誉,记录了邵老走过的岁月,所以他非常珍惜。而我们也是从这里开始,了解了他一生精彩的历程。
人生的第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1916年10月29日,邵经聪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大山养育了他健壮的体魄,也赋予了他坚毅的性格。
1933年6月,不满17岁的邵经聪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姨呀”和“呀呀”(父亲)在队伍后面悄悄跟出好几百里地,流着眼泪送儿远去。
同年8月,战斗开始了。没有足够的武器,邵经聪所在的新兵独立营只能配备土制的梭镖和木柄大刀。第一仗胜利了,新兵们有了真正的武器。随后,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时而北上,时而南下,每一场战役,他现在都记忆犹新。1934年,长征开始。邵经聪的任务是抬担架,重病号和伤员都由他们抬着爬雪山、过草地。当时不断有战友牺牲,他们只好就地埋葬战友,继续前进。而有些伤员因为伤势太重,就寄留在沿途百姓家中。邵经聪在那时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直至1936年,他们与红一、二方面军会师,终于结束了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解放后,邵经聪继续军旅生涯近十年。1959年,转业到石油石化系统工作。1984年12月,他正式离休。应该说,邵经聪的人生是辉煌的,枪林弹雨,南征北战,经历了战场的生死考验;还应该说,他的人生是幸运的,在他的身边,多少战友牺牲,多少家庭离散,而他是幸存者,身体健康,家庭和美。从解放前山寨里的放牛娃,成长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邵经聪的感触实在太多太多。
人生的第二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离休了,几十年的忙忙碌碌嘎然而止,周围突然变得如此安静,让邵老心里不好受。但他没有消极沉默,而是开始调整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并给自己制定了“清淡的饮食、规律的睡眠、不断地学习、科学地运动”一整套的生活计划。
作为老红军,邵老名声在外。离休后,他“人离休心不离休”,担任了清河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为青少年教育尽心尽力。老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奖、优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北京海淀区健康文明老人。他的老年生活可概括为一句话:简单、平实、快乐,富于光彩。
进入80高龄后,邵老给自己制定了人生的“第二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目标—每天行走一万步。邵老在腰间挂一个记步器,不急不缓地绕着附近熟悉的道路行走。在路上经常会遇到熟人,他们对邵老说:“别走太远了。”邵老总是笑呵呵地点点头,继续前进。这时的邵老,依旧像一个战场上的战士,在平静而平凡的生活中继续锤炼着自己。这么多年来,他已累计行走将近一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