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做客北京城市服务“对话一把手”节目时表示,今年北京将新建养老床位1万张,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同时,社会办养老机构可享受每张床位建设补贴最高5万元。
新增养老床位分布在顺义、海淀等区
如今,北京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250万人,占北京市户籍总人口近20%,养老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李万钧表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老年人口中应该有约4%的人在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对于250万人来讲,就是接近10万人。而目前北京有养老床位8.9万张,还需要新增1万张。目前,政府将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已经列入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和折子工程。
李万钧介绍说,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可用于新建养老院的地基本没有了,所以,新建的1万张养老床位多分布在近郊区,例如顺义区、海淀区和昌平区等。
非盈利养老机构用地政府将划拨
李万钧坦言,仅靠政府投资来建养老院,尚不能解决养老的基本问题,所以必须发动全社会力量,让社会资本进到养老领域里来。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新开工建设的1万张养老床中,社会办养老床位达到90%。
寸草春晖养老护理院是一家以社区养老为主的民办养老机构,院长王小龙告诉记者,寸草春晖想新建一所社区护理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养老院的供地问题,“现在找的一些地方不是离城区太远,就是房租太贵。”
李万钧表示,今年来政府一直在研究和出台政策扶植社会办养老机构,包括盈利性的和非盈利性的养老机构。土地是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今年将在土地供应方面给予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支持。
李万钧介绍说,社会力量投资建的非盈利性的养老机构,和企业单位利用自有的土地建设的非盈利性的养老机构,采取政府划拨土地的方式来对其供地。
企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盈利性养老机构,将采取协议出让的方式来供地;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盈利性的养老机构,采取限定地价,然后走招拍挂这种方式来供地;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养老机构,采取占地方式来供地。
记者了解到,在建设和运营方面,目前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是每个床位是8000元到1.6万元,今年有望调到2万到2.5万元。同时,区级资金还将按1比1的比例配套支持,这就意味着社会力量建设一张养老床位将会获得4万至5万元补贴。
针对养老机构的水、电、气和暖气等运营方面的费用,全部采用跟居民同价的原则。李万钧表示,同时,在税收方面也给予社会办养老机构一系列的减免政策,以降低其成本。
新建大型小区需配建托老所
2009年,北京提出“9064”的养老模式,就是说90%的老人在家养老,6%在社区养老,4%在养老机构养老。
李万钧表示,社区托老所计划一两年内在北京实现全覆盖。目前规划要求,新建小区人口在7000户以上的,入住老人占约20%的,要每百位老人配建1.5张养老床位,每个床位要求占地为15平方米。今后新建的小区,它配建的就应该有托老所。
对于老旧小区如何新建托老所?李万钧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或将采取租赁的办法,或者利用闲置的厂房、学校和宾馆等,改建和扩建为托老所。此外,也将支持社会力量来办托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