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永州纳诺老年公寓成立周年庆时,我刚好八十岁,欣然入住,至今刚好一年。也是个人公寓养老的“周年庆”。
这一年确实值得庆祝。因为,这以前的十多年,我是以一个“丧偶老人”的身份,住在大学校园里养老的。那里人气很旺——有一万五千师生;退休养老的人也不少——约两百人。但是,个人毕竟已退出讲坛,“各居各家,无所事事”,深感十多年浪费了时光,价值锐减。
而入住老年公寓的一年,我的生活变化很大:
首先,是“小家”变“大家”。居家养老时,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样样要自己操心;现在入住宾馆式养老公寓中,有生活管家、健康管家操持一切,自己只管安心养老、直奔延年益寿。所谓“老年公寓”,就是老年人公共的寓所,是一个“大家庭”,不像“小家”那么寂寞。
其次,是“闲人”变“忙人”。居家养老时,是闲人一个,啥事没干;入住老年公寓,成了纳诺“快乐老人”专版的义务编辑和撰稿人,还成了纳诺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想闲也闲不下来了,而且还有几分忙碌。“闲”出毛病,“忙”出活力,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第三,是“小穷”变“小康”。居家养老时,由于退休早(1993年退休),养老金有限,还请了保姆,生活开销大,是个名副其实的“月光派”;入住老年公寓,由于是“金尊客户”,享受多重优惠,月开支不足千元,我成了“余钱剩米派”,也算“小康”的初级阶段吧,每年花上几千上万元“异地养老”也不成问题啦。
第四,是“多病”变“小恙”。居家养老时,经常患感冒,职业病“咽炎”也闹得不可开交,肾功能不全住院时,诊断结论上有大小12种病;入住公寓后,生活有规律,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和适当锻炼,现在“多病”变“小恙”,健康状况大大好转,到医院复查,报告单上“正常值”越来越多。可见,病多不可怕,心态好能抵御好多病。
第五,是“无”价变“有”价。最近展开了一场辩论,辩题是:《越老价值越小》,(正方)认为人老了,价值越来越小;(反方)则认为人老了,价值越来越大。笔者认为,这个辩题本身有问题,正反方观点都有失偏颇。如果改为有无价值,双方都会好辩得多。笔者以为,人老了,发挥余热,对社会仍有所贡献,就是有价值,成语有“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反之,人老了,心灰意冷,不主动接触社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变得无价值了。我这一年来,在报刊上发表了90多篇文章,最近又汇集成册“出书”了,我认为,这是变“无”价为“有”价了,用不着去纠缠价值大或价值小,有价值就好。说“人越老价值越大”纯属“自我安慰”。关键在还有没有能力并自觉创造价值。
总之,从个人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体验:我这一年,胜过前十年的收获与成就。所以,我用了“1﹥10”的命题,这并非数学概念。因为,物质生活是可以用数字说明问题的,而精神生活却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就如人的价值观,关键在对社会有无贡献,是否有价值,难道“价值小”你就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