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市民政局李龙副局长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今后,厦门将逐步推广以房养老和生态养老等新型社会养老模式。目前,全市一些公办养老院已在初步尝试以房养老。此外,全市首家生态型养老院也已经投入运营,这种养老院以田园生活为主,老人可边种蔬果边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引起了唐县福康老年公寓等一些养老机构的关注。
随着厦门城市老龄化持续加速,不少失独和散居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这些老人有的拿着退休金,有的住着空房,但却无人照料。
“以房养老操作起来有3种形式。”李龙说,首先失独老人可直接将房子卖给政府,福利中心把房产和资产转移后,就可以对老人养老。或者由老人自己把房子卖掉,把钱存起来后再去养老机构养老。还可以通过商业机构将老人的房子收走,这种方式和银行抵押差不多。“厦门已有私人在卖房子养老了,一些公办养老院也在尝试做。”李龙说,以房养老最简单方法还是直接把房子卖掉,自己拿钱去养老。
此外,厦门还将依托岛外养老院资源,鼓励岛内老人到岛外养老。目前岛内的养老床位较为紧张,半护理和全护理型的养老院和养老床位最为吃紧。相比之下,岛外的养老床位不仅有不少空缺,而且环境好、服务质量好。比如,海沧区社会福利中心自去年5月开业以来,目前仅入住200人左右,入住率约70%;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共有328个床位,目前也只住进了120个老人;同安和翔安两区的社会福利中心明年投入运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