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降低养老服务的门槛,一方面让越来越多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各方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让老百姓可以方便获取越来越合适可及的养老服务和产品。
这是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在7日举行的“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他指出,北京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421”家庭不断增加,家庭赡养老年人的负担不断加重,而老年人的需求愈加多层次、多样化,因此北京市研究出台了相关意见以及配套的实施办法。
他指出,北京将改变单纯保障城市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农村中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老年人,转向为全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使居民享受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从而协调公共服务和市场均衡发展。
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李红兵表示,北京规定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的用地可以采取划拨、招拍挂、协议出让和占地等四种方式。另外,还对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给予建设支持和运营补贴,并设立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引导基金、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等。
北京近年来对养老床位需求大增,却出现民办福利机构住不满、公办福利机构住不进的现象。对此,李红兵称,北京已经建成的养老床位数有8万张,其中3万张在公办福利机构,目前确实存在自身服务不足的问题;5万张分布在各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基本超过65%以上,一些机构也存在一床难求的现状。
他强调,目前北京有约3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需求很大。因此,北京今后将加强公办民营的改革,提高公办福利机构的日常运营能力以及专业化水平。
他表示,北京明确政府投资建设的现有养老机构应采取社会化、产业化运营模式,新建养老机构原则上采取政府公共财政购买养老机构运营服务的模式。
北京市国土局土地利用处副处长贾骥透露,北京未来将有几平方公里的用地专门用于养老设施,其中今年养老用地供应计划是100公顷。
据悉,到2020年,北京机构养老床位将达到16万张,有望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同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