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特区,第一批建设者、拓荒牛,经过30年的建设,都到退休养老阶段。作为移民城市,不断来深建设发展的深圳年轻人,经历了10-20年的创业以后都成家立业,一大批父母随着儿女来深养老。趁着重阳之际,面对日益逼近的“银发浪潮”,深圳这座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未来在养老问题又将如何解困?
过节:
公园登山水泄不通
农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当天,不少公园都人流如织,记者早上8点出发赶赴深圳梅林山和塘朗山都被车流堵在公园之外,根本无法入园。
深圳的几座公园内,用人山人海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记者8点到达梅林山下,只见停车位已经全部爆满,要等车出来才能再开车进去。记者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也还在公园门外的1公里处,基本无法入内。
随后,记者驱车赶往在南山的塘朗山,发现情况更加糟糕,在距离塘朗山公园门口的三公里位置的两排停车位全部停满,记者转战到隔壁小区的路边停车场,所有的车也处于只进不出的情况,记者只能将车停放在距离公园很远的小区停车场处,再走路上山。
网调:
四成网友一年只见父母一次
10月13日当天,在深圳某论坛上发起了“你多久没跟父母见面了?”的投票,记者看到,有40%的网友一年只见父母一次,还有24%的网友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父母一次,也有19%的网友半年才见父母一次,可以做到每天见面的网友只有5%。
在“你最担忧父母的什么养老问题”中,有48%的网友担心父母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也有27%的网友担心父母的医疗保障,还有10%的网友担心父母的老年生活过于单调,剩下有9%的网友担心父母的生活费不够。既然有种种的忧虑,那么大家想把父母接到深圳来生活吗?有76%的网友表示想接父母来,但却没有条件,只有11%的网友可以做到接父母来深圳并且已经做到了。
重阳节已至,有73%的网友没有给父母准备礼物,也表示不打算准备礼物。
现状A:
养老机构严重不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深圳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6.2万人,而常住老人则约有70万。预计到2015年深圳户籍老人将超过20万人,而常住老年人将达100万人。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养老机构一共有31家,其中公办养老院(即福利中心)6家,实有养老床位不足5000张。深圳政府财政每年都会按进入“福利中心”的养老者以人均补贴方式给养老院。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海贤表示,深圳市福利中心养老院现已无力再接纳入住申请,而在条件较好的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现在还有1600名老人排队申请床位。罗湖区养老院一年只能空出3个床位。在深圳市福利中心,情况也大致一样,这里只有170个床位,其中还有日托床位。按照他的推算,未来三年,深圳将迎来100万老人。而深圳目前的养老床位不足4000张,也就是说,如果未来不新增床位,1000个深圳老人只有4个可以入住养老机构。即便按深圳规划约4%的老年人通过养老机构养老,全市也需要4万张床位,缺口巨大。
现状B:
民办养老院又贵又远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海贤说,与公立养老机构的床位紧缺不同,深圳民办养老机构较为宽松。如深圳复康会颐康院,现有床位350个,入住了120位老人。原因是深圳复康会颐康院双人房3400元/月(包伙食);而公办机构的床位费,深圳户籍老人仅为400元/月,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由于公立养老机构床位资源紧张,现在不少民间资本看好养老市场,投资养老院的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民办养老院也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问题。“民营养老机构是承担着经营风险。”他说,因民营养老院和公办养老院因资金投入来源不同,民营养老院最初创办的前3-5年一般都是亏损经营,5年之后才能够维持基本运转;另一方面是民办养老机构地理位置原因,导致入住率不高。
面对深圳的“银发潮”,深圳市人大代表杨海贤表示应大胆尝试由政府、社区及社会(家庭)三方联合出资建设养老院,增加解决问题的途径。比方说,可以考虑政府(出资85%)为主导,以社区(出资10%)为抓手,以家庭为单位(出资5%)的原则,共同建设和管理,借此弥补深圳公立养老院和老年福利院存在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