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机构养老头部740机构养老头部220
热门城市养老院 北京养老院 天津养老院 上海养老院 广州养老院 南京养老院 杭州养老院 沈阳养老院 海口养老院 长春养老院 重庆养老院 成都养老院 三亚养老院 福州养老院 温州养老院 武汉养老院 郑州养老院 遵义养老院 西安养老院 苏州养老院 济南养老院 南昌养老院 昆明养老院 太原养老院 大连养老院 石家庄养老院

民营养老机构 光荣事业VS尴尬生意

2013/8/16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罗雯 [ ]

老有所养”一直是传统孝道的核心,也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全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愈加庞大和迫切。7月1日,民政部公布并施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从床位数上降低了设立养老机构的门槛,重申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和运营养老机构。

然而,受“未富先老”和发展环境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许多进行了大量投入的民营养老机构却仍在保本线上勉力支撑,养老产业如何实现社会公益和企业盈利之间的平衡,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多年都不收新人的老年公寓

8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院门大车家巷的星光老年公寓。这座公寓藏身于一个老式居民小区,周边都是住家户,甚至同一栋楼里也住了不少居民,后面是几间平房,空间相当逼仄。天气酷热,几位老人在过道里支起桌子打牌,头顶的遮雨棚看上去十分陈旧,支撑的钢管已多处朽烂。

公寓负责人洪峰告诉记者,这座老年公寓建于1988年,是街办投资开设的,后来转为法人单位,自负盈亏。目前公寓居住着24位老人,平均年龄为82岁,最高的99岁,每个床位月费用450元。

由于收费较低,尽管条件简陋,但住在这的老人们却少有搬走的,最长的住了十来年,最短的也有三四年,公寓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接收新人。99岁高龄的刘玉萍老人说,她是因为家里前些年拆迁才被送到这的,家人最近正在装修房子,但她并不愿意回家住,“在这住惯了,看病也方便,回去反倒不适应了”。

洪峰说,他刚接手这家公寓时,这里一个15平方米的房间要摆4张床,老人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还是他们反复做工作,几位老人被家人接走后,才实现单元房3人一间,后面的平房两人一间,公寓的居住和卫生条件才有所改观。

除了周围发展空间受限,眼下最让他头疼的还是资金短缺。按照每个铺位每月450元的收费标准,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万出头,除了支付三名工作人员每月3500元的工资、2000多元的水电费,以及家具维修、电灯更换等2000至3000元的杂项支出,余下的所剩无几,还动辄超支。在这种情况下,公寓能做的也就是为老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洗衣和简单的生活照料等服务,不具备护理条件,老人洗个澡还要到外面的澡堂去。

“我现在脑子想得最多的是钱从哪来—遮雨棚和卫生间坐便器不修不行,雨天地下排水不畅的问题也得解决,还有下一步食堂规范化,设施和餐具的添置也需要钱……”洪峰说,以前因为人数不够30人,他们公寓拿不到民政方面的床位补贴,7月1日后,按照民政部公布施行的两个办法,满10人就应该符合申请补贴的条件,目前他正在积极争取。

民营养老机构 挣钱普遍有点难

相比历史包袱较重的星光老年公寓,许多由民营企业家投资建设的老年公寓收费较高、规模更大,服务也相对完善,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微薄的经济回报之间的鸿沟也更为明显。

坐落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内的汉唐老年公寓是一家民营养老机构。2009年,民营企业家侯先生与人合伙,一次性投入300多万元,买下了一座占地30多亩的度假山庄,将其改为现在的老年公寓。园内水池亭廊俱备,景观绿化颇佳,目前入住了120位老人,还有部分条件好的老人选择包房。

今年81岁的周大妈在这里住了三年。此前,她因为高血压、胆结石一年住了几次院,两个儿子上班忙无法照顾,请了几回保姆也都不够称心,价钱也不便宜,后来她就选择住了养老院。“在这我每天侍弄一下花花草草,在护理员的帮助下种点菜、遛遛弯,和其他老人闲聊几句,感觉身体强多了,这两年都没去过医院。”

据侯先生介绍,目前他们公寓的收费,按照老人的健康状况分为自理、半自理、特护和24小时专护四个档次。自理每床每月1300元,包括吃、住和护理等服务,三餐每周不重样,每天外加一个蒸鸡蛋和一包奶,保证老人们营养跟得上。半自理1600-1800元每月;特护2200-2600元每月,包括喂饭、伺候大小便等。24小时的专护费用最高,每月2900元。

虽然在普通人来看,这个收费标准已经不低,但从业四年的侯先生到目前仅仅维持不亏本。“从2009年到现在,我前后投入了接近1000万,从来没敢算啥时候回本,只要每年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侯先生说,以每个老人每月平均收费2000元计算,公寓的年收入不到300万元,而事实上他每年光地皮租金就得支出200多万元,加上20多名护理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烧煤、换电线、修空调等支出,勉强包住就算很幸运了。“话说回来,这1000万就是按每月一分钱利息存银行,每年不动弹也有120万元的收入,更别说拿去做别的生意了。”

“想挣钱就不要办养老院,没有爱心的人也办不了养老院。”侯先生说,据他所知,西安做民营养老院的十有八九都亏损,而他最初动念进入这一行,也并不是为了赚钱。“早年家里没啥钱,还没来得及好好尽孝父母就去世了。后来做生意赚了些钱,就想通过办养老院弥补年轻时留下的遗憾,赚多赚少都在其次。”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民营养老院中,抱有和侯先生同样心态的爱心企业家不在少数,有些企业家甚至长期以其他产业赚取的利润为养老院“输血”,不赚钱成了行业的普遍现象。

三大瓶颈让民营养老院“伤不起”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地价高企、人才匮乏,以及各种意外纠纷带来的名誉和经济损失,成为制约民营养老院发展的三大瓶颈,让许多从业者感到“伤不起”。

就记者走访和了解的情况看,为了节省土地租金,目前我市大部分民营养老院都分布在未央、灞桥和雁塔等城市边缘地带,近些年新建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养老院也基本集中在郊区。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这些居无定所的民营养老院还经常面临拆迁。

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是我市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院之一,占地150亩,目前入住了538位老人。院长刘晓燕告诉记者,从2004年建院以来,他们每年的土地租金已经由每亩12万元上涨至42万元,企业已经不堪重负,土地合法化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据我所知,周边地市像渭南、咸阳和宝鸡,对民营非营利养老院都有土地划拨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大大减轻了民营养老机构的负担。”

同时,随着人们对养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护理和技术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制约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一大瓶颈。“现在一些卫校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主要还是瞄准城区医院,我们养老院要招到年轻的专业人才比较难。”刘晓燕说,目前社会上对养老院的护工还有歧视,导致不少人来了干不了几个月就跳槽,人员流动性和缺口相当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民营养老院护工的工资水平普遍在每月3000元左右,虽然明显高于保姆2000元的月薪行情,但工作强度也远大于保姆。而与月嫂6000元以上的月薪相比,护理老人更苦更累,收入却相差了一倍。这也导致许多人不愿进入这一行。

此外,由于入住的老人大多身体偏弱,患有各种疾病,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家属和养老院之间的纠纷往往让后者遭受名誉和经济的双重损失。“去年我们这有个老人,自己开门时不慎摔成骨折,家属将我们告到法院,虽然后来法院认为我们没有责任,但出于照顾弱势群体,仍判我们给赔了三万多。”侯先生无奈地说,在缺乏保护性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他们只有加倍小心,祈求所有的老人都安然无恙。

为养老产业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据统计,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25.6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99%。4位父母、一对夫妻加上一个孩子,被称作“421”家庭结构模式正在成为社会主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这种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已让不少70后甚至80后真切感受到了养老的压力。

与此同时,与全国一些城市相比,我市养老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主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不健全、政策宣传引导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2011年发布的《西安市养老机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当年我市运行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平均每百位老人仅拥有0.55张,大大低于国内一些城市的发展水平。

为加快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去年12月,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利用符合城市规划的自有土地、房产,兴建开办养老机构。社会力量新建的社会福利机构,在城六区范围内的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4000元,在城六区范围外的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元。同时,政府还鼓励这些养老机构收养半失能和失能老人,通过对其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比,分档次给予一定奖励。此外,为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主管部门还将举办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业务培训班。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我市已运营的社会养老机构有82家,运营床位16000张,年底预计可突破20000张。“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建一批养老机构,争取使床位数增加至40000张,力争每千名老人有35张床位。

有专家表示,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我市的老龄化是也在未富先老、历史欠账较多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养老问题绝非某一方所能全部包揽,而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和个人“四个肩膀”来共同承担、通力合作。其间,政府应当为民营养老机构营造更为宽松、公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使养老产业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介入,最终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雯子

养生节目

进入>>

机构免费加入

机构养老动态

更多>>

走进松堂关怀医院,送福老人

这是一家集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以精湛的医术医德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扬名,至今已为18000多位老人带去了诚挚的关怀。院长还给我们上了一课,题为“社会沃母”理论――世界各国医学专家将临终关怀定为六个月。而松堂医院经过十几年对一万多位临终者调查结果应为280天,正象新的生命在母亲子宫里的280天得到了呵护一样,临终病人就像孩子,也同样需要社会的关怀;松堂关怀医院的工作就是营造这美好的“社会沃母” [详情]
走进松堂关怀医院,送福老人

明星机构访谈

更多>>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明星机构访谈是针对热衷养老产业,对养老行业及其发展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了解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养老领域资深人士进行采访交谈的专业平台。 [详情]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