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坝镇大坝村敬老院里住着25位老人,他们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互相关爱温暖你我
“吴大姐,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出去捡垃圾了嘛。要是在哪儿摔倒了,恐怕都没得人晓得!”71岁的朱占顺搀扶着93岁高龄的吴康菊行走在田坎上,又担心地劝告着她。
吴康菊是敬老院里唯一的女性,又是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眼睛和耳朵都不大好了。由于她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位勤快人,老了也总是闲不下来,想找点儿事情干,于是经常跑出去捡垃圾。
吴康菊老人每次出门去,敬老院里的其他老人都会陪着她、照顾她。
“刘老弟的精神有问题,一般不出门,只在自己那屋里待着。”朱占顺告诉记者。
刘海东是敬老院里年纪最小的,只有58岁,但是精神有问题,平时吃饭都需要人给他送到屋里去。院里几个身体比较好的老人就担起了这个任务,每天轮流照顾他。
竹篾编织挣零花钱
72岁的陈尚彬拥有一手精湛的编织技艺,身体也很健康,经常有人找他编织背篓、撮箕等。
“我打不来牌,天天就编织这些背篓、撮箕等打发时间,还可以挣几个零花钱。”陈尚彬老人爽朗地笑着,手上麻利地编织着撮箕。不一会儿功夫,一个撮箕就成型了。
“编织撮箕虽然快,但是我更愿意织背篓。”陈尚彬老人说编织一个撮箕可以卖5元钱,而一个背篓可以卖40元钱。
陈尚彬老人不仅自己经常编织背篓、撮箕等,还热情地教其他老人编织。71岁的朱占华杵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向记者摊开手掌说:“我手上还有那天编织背篓时被竹子划破了的伤口。”
“平时,我们看看电视、散散步,要不就跟着老陈学编织撮箕等。”朱占华说,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打不来牌,也不想学打牌,觉得没有意思,不如学编织撮箕、背篓,还可以挣两个零花钱。
朱占华老人告诉记者,他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去当兵,已经通过了审核,不想突然得了一场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吃错了药,导致左腿收缩,成了残疾。
规律生活身体健康
据了解,厚坝镇大坝村敬老院于2010年修建,三层楼房,基础设施齐全,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每层楼都有男女卫生间,还有宽敞的院坝供老人们休息。敬老院位于半山腰上,车辆行人少,空气新鲜,外面的村级公路都已经硬化,方便老人出行。
“敬老院里请人专门负责给我们做饭。”陈尚彬老人说,每位老人每月有400元的生活费,每天都能吃上肉,每顿饭三个菜一个汤。
“一般在11点多钟就可以吃中午饭了,饭后我们就准备到街上去耍。”朱占福老人告诉记者,每天他们的生活很有规律。早饭后,大家在敬老院周边散散步,或者在屋里看看电视、听听歌,午饭过后到街上耍,每个人配了一块手表,晚饭前都能回到敬老院。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每天都有规律地生活着,身心愉悦,身体也都很健康,很少有人生什么大病。“我来这里差不多快两年了,没生过什么病,感冒都很少有。”朱占华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