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南一村的独居老人方敬东,最近家里安装了两个红外线人体感知仪,只要老人超过12个小时没在家中走动,这台感知仪就会发出警报,而设在街道办事处二楼的 “社会管理综合处置平台”会立即作出响应,指派工作人员上门查看。“这套宝贝就像是一双‘天眼’,我一个人在家也不用害怕了。”老人对新设备赞不绝口。
在浦东周家渡街道,像方敬东这样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还有1800多名。他们的晚年生活将来也会像老方一样,被一双双关爱的“天眼”照料着,因为周家渡正在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90%以上的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享受到与机构养老同样的优质服务。
打造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
周家渡街道是浦东新区建制最早的街道之一,老龄化现象突出。截至今年8月,街道共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2万余人,约占总户籍人口的28%,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7000余人,独居及纯老家庭4100余户。
然而,街道养老服务资源相对较少,辖区内仅有4个养老院,床位511张,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来说,即使“挤”进了养老院,也不意味着就能安度晚年。“我有严重的哮喘病,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而且对天气变化也非常敏感。一般的养老院里,四五个老人一间房,夏天大家开空调,我只能强忍着。”已年过古稀的方敬东说,自己曾两次搬进养老院住,最后还是放弃了,“能住一人一间房的养老院当然好,但收费太高,承担不起,我觉得还是居家养老比较适合我。”
但居家养老往往存在健康监控不到位、紧急救助不及时等问题。
周家渡街道在浦东新区科委支持下,耗费两年多时间,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记者在街道办事处看到,该平台以远程监控、移动通信、GPS定位等技术为支撑,以962200(上海市“安康通”老年人紧急呼叫援助热线)、96890(上海海阳老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热线)两大为老服务热线为载体。
平时,“天网”这头的话务员会定期给街道内的独居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了解日常情况,一旦连续呼叫无人接听,就及时通知家人、社工等上门查看。而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为老人配备的各种“装备”就会起作用。街道民政科科长殷惠文介绍,这些“装备”除了红外线人体感知仪外,还有煤气、火警、烟雾报警器,以及为失智老人准备的腕式定位手机等。
整合资源将服务送上家门
进入12月,天气转冷,80多岁的毛阿婆高血压病又犯了。如果放在过去,与子女分开单过的她一定会为配药发愁,如今,她只要打一个电话,“助医员”就会陪她一起去医院,甚至把常用药配好了送上门。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现在社区里有许多‘助’字辈的热心人,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难题。我子女年纪也大了,有的住得也远,幸亏身边有他们。”毛阿婆说。而所谓“助”字辈年轻人,其实就是街道组织的专业助老服务队。有的是“助行员”――帮助和陪同老人出行;有的是“助餐员”――为老人提供量身定制的饮食服务;有的还是“助浴员”――上门为老人洗澡或带老人去澡堂“过把瘾”。
“要想让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一样,除了高科技的硬件设施,还要有一支相适应的服务队伍。”周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艳说,这些年他们不断整合各类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和力量,把原来在养老院里才具备的各项服务点对点、门到门地送进老人家中。
记者了解到,在这支“助”字辈服务队里,有些是社区聘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独居老人关爱员以及社区老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服务技能,街道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同时,街道还在社区探索推广老人互助小组,发动低龄老人与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病残老人结对开展上门看望、聊天陪护、生活代购等服务,让老人的互帮互助成为居家养老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街道也积极引进乐爱服务社等专业社会组织,丰富为老服务内容。
培育社区老人精神家园
老人是一群容易感觉寂寞的人,独居老人尤其如此。为了让居家养老也能热闹起来,关注老人精神生活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最重要的功课。
王阿姨刚从浦西搬到周家渡的时候,由于和邻居不熟,生性活泼的她一度只好待在家里,过得非常苦闷。幸好,街道浓郁的文化氛围很快吸引了她。周家渡十分注重社区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已有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健身操等近200支老年文化团队,经常开展活动。
如今作为老年舞蹈队的队长,王阿姨觉得每天清晨在小区里带领居民跳健身操,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事。她说,老人们通过文体活动,自我组织,自我享受,感觉到人老心不老。
社区文化中心也成为老人学习“充电”好去处。走进中心三楼,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绘画、书法作品引人注目,耳边传来琅琅的书声和悠扬的琴声。今年春秋两个学期,社区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英语、中医、保健、舞蹈、声乐、钢琴、编织、电脑、沪剧等课程共90个班级,参与学员31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