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平时只能在院子里活动。
“5天,一共关了我5天。 ”4月23日中午,泗县草庙镇敬老院院民、80岁的殷科连(化名)老人隔着敬老院的铁质围栏,向记者竖起5根粗糙的手指喃喃地说。
今年4月中旬,本报编辑部接到一封泗县草庙镇敬老院数位老人的联名举报信。信中,老人们列出了该院存在的种种不规范现象,包括虚报集中供养人数、非法限制老人人身自由等。
为核实有关情况,记者4月23日赶往当地采访。但当记者几经辗转来到敬老院时,却发现敬老院大门紧锁,老人们无法出来,记者无法进入。记者环视周遭,发现这座敬老院是座“孤岛”,周边均是大片的农田,与村庄相隔甚远。
看到记者,老人们只能隔着围栏向记者诉说着敬老院的种种不是,据他们反映,平时也都被关在院里出不来。
曾被单独“禁闭”过的殷科连老人见到记者后,情绪十分激动,一度哽咽,一直举着5跟手指头,嘴里不停地念着:“5天,一共5天。 ”另外一位老人孔忠义(化名)在敬老院中住了多年,对于院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都非常了解。他告诉记者,2009年时,他亲眼看到敬老院的院长位某将殷科连关在敬老院一间小房间里,不让出门,原因就是因为一些琐事殷惹怒了院长。
“当时是夏天,37度的高温呢。 ”殷科连的申诉得到了很多老人的附和,一位老人补充了当时的情形:“在通风的地方都很热,何况小屋里呢。”
孔忠义等几位老人还提醒记者数数目力能及的老人数量。 “知道记者要来采访,我们住在这里的老人基本上都来了,你数数人数吧。 ”果然,记者粗略数了一下,院里的老人大概只有10人左右。而据老人们透露,院长上报的集中供养人数为32人之多。
正当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隔着围栏向记者控诉着院方的种种不是时,正在院内值班的院长位某听到动静后向记者走来。“你是谁?干什么的? ”位某大声喊道。
记者注意到,见到院长走近,老人们很快便散去了。记者随即表明身份,表示想进入院内采访,但遭到了拒绝。
于是,同样隔着院墙,位某解释了有关情况。记者不解为何平日里敬老院大门要锁上,位某解释说,为了管理方便,很多老人喜欢乱走,一旦走失很难找回来。对老人关“禁闭”一事,位某表示绝无此事,“有误会存在”。
对于虚报集中供养人数的指控,位某解释说,虽然院内平时没有32人之多,但是集中供养人数并未虚报。 “一些集中供养的老人不愿意在敬老院里住,都住亲戚家里去了。该发给他们的供养补助一分钱不会少的,院方不会截留。 ”
当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了草庙镇政府和泗县民政局。在草庙镇政府,记者采访遭拒。随后,泗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前龄和社会事务股负责人张跃接受了采访。李前龄表示,从未听说过草庙镇敬老院存在不尊重老人的行为。
针对草庙敬老院虚报集中供养人数的反映,张跃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草庙敬老院的集中供养名单。记者看到,上报人数确实为32人。张跃的解释也是“有的集中供养对象不愿意住敬老院。 ”
4月27日下午,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夏杰就记者了解到的问题表示,虽然部分集中供养的老人不愿意住敬老院,但这并不能成为上报人数高于实际人数的理由。 “如果不愿意住敬老院,就不能出现在上报的名册上。上报到了名册上,就意味着他的供养补助要经过院方账户,这怎么不让人怀疑?”他同时表示,这是一种违规行为。
记者昨日发稿时,孔忠义给记者打来电话:“不知道院方从哪里找来的老人,又来应付上面领导检查了,好多老人我们从来都没见过呢。”(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老人均为化名。 ) 本报记者陆杨 实习生方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