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养生课堂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2014/1/1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佚名 [ ]

东方网6月17日消息:《劳动报》报道,所谓居家养老,是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在养老床位严重不足的现实下,上海不得不“两条腿走路”。为此,民政部门从2000年起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04年首次将居家养老服务列为本市政府实事项目。

截止目前,申城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共计313家,服务人数共计1.10万人;社区助老服务社共计231个,服务人数共计27.20万人;其中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人数为12.60万人。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比去年增加42个,共计492个,受益人数5.40万人。老年活动室6093家,使用面积达171.89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028家。

毫无疑问,居家养老缓解了目前城市老龄化的压力。但是,羁绊也随之出现。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隐形的问题慢慢浮出水面,阻碍着这一模式前进的脚步。

 一顿饭的背后:一本难算的经济账

一块红烧大排6元钱,一份芹菜肉丝4元,一碟青椒素肠或是黑木耳烤麸2元……在芙蓉江路上的白猫园区食堂里,打一份两荤两素的客饭,价格一般在15元以内。对于月收入三四千的白领而言,相比周边动辄二三十元的商务餐,这里的消费已经算得上便宜了。

不过,同样的菜式,在提供给社区的老年餐时,每客还要减掉5元。10元一客饭,四菜一汤,还要天天翻花样,这对于食堂的负责人姜玉珍而言,压力着实不小。

人工费用接连上涨

如今,整个仙霞街道内,每天从姜玉珍这里配送出去的助老餐数达到170客,随着天气逐渐升温,日配送量还将有所上升,最多能达到250客。可是,让她颇为伤脑筋的是,订餐的老人越多,自己的营业收入却难上升,甚至还要面临亏本的窘状。

菜价上涨是盈利难的其中一个原因,而更多的问题则出在连年上涨的人工费用上。姜玉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个食堂一共配有15名员工,人均工资在2200元左右,即便政府部门在房租上给予了一定优惠,可按照工业标准收取的水电煤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每年调整工资或四金缴纳比例时,账本上的数字就特别难看。

姜玉珍坦言,当初自己所在的鼎新餐饮有限公司是出于好心,所以接下了这个重任,也希望能够承担起一份养老职责。如今,姜玉珍的食堂只能以卖力拉拢白领午餐来寻求收支平衡,毕竟老人餐是无法养活手下这些工人的。

营养要求普遍缺失

除了盈利方面的担忧之外,超出一般常规的标准和责任也常常让这位已经从业二十几年的中年人有些力不从心。“别看只是盒饭的名字换了换,但这要求却翻得厉害。”姜玉珍坦言。以普通的米饭为例,二十几格饭必须分两批蒸。原来,园区食堂中午11点开饭,一般10点半上笼蒸饭即可,可是,由于老人餐10点之前就必须发送出去,因此,那一批9点半就要开始配菜蒸饭。怕米饭蒸得太久容易泛黄,白领餐的另一批米饭只能挪后分开蒸。

此外,从切配到煸炒,老人餐因其特殊的餐饮习惯,也要特别对待,老人餐的菜要切得小一些,油锅得先拉,免得太油腻,烧得则要烂一些,免得咬不动。加上白领餐的工作量,一个人俨然要干两套活。

可是,不少老人在采访中对于助餐点的意见依然不小。记者了解到,饭菜质量不高、营养标准缺失等都成为了主要的不满对象。由于身体原因,很多老年人有着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对饮食有着个性化的需求,然而并非所有餐饮点都能做到分类供应,更别提使用无碘盐等了。

“只有这些员工,烧的都是大锅菜,太精细化的要求,真的是无法做到。”一位餐饮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在当前状况下,他们只能满足一般老年人的餐饮要求。

服务点需严格考核

因社会餐饮单位普遍缺乏备餐、运输等必备的硬件设施,老年助餐食品安全难以保证。今年,普陀区决定,所有社会餐饮单位停止在老年助餐方面供餐。

普陀区食监所所长助理刘萍表示,助餐点作为集体供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体机能、营养需求、自身抵抗力等各方面都与普通成年人不同,使得老年助餐点的食品安全要求应更为严格;另一方面,老年助餐点除了餐厅用餐功能外,有的还含有盒饭外送功能,这已经突破了现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禁止的行为,由于全市尚无老年助餐点统一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各助餐点的食品安全水平参差不齐,令外送服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然而,记者了解到,上海各区县目前有不少老年人助餐点,依然是由社会饭店提供,在当前缺乏专业类餐饮机构的前提下,许多社区明知其中存在隐患,也只能听之任之。东方网6月17日消息:

一个群体的流失:每年3成助老员离职

除了供应企业难以维持生计,由于缺乏明确的补贴机制,越来越多的老人餐面临无人肯送的窘状。

人员急缺,已成为整个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普遍的尴尬。由于工资待遇较低,使得助老服务员的流失率极高,甚至每年可达到3成。另外,上海目前助老人员专业化程度也普遍不足,虽然热情有余,但服务质量却很难提高。

 面临无人肯送窘状

仙霞街道的老人助餐服务在全市起步较早,推行8年来,考虑到腿脚不便,不少老人中希望每个居委会都能有一个就餐点。目前,辖区内的23个居委会拥有6个社区老人助餐点,其中还包括了送餐上门服务。对于拥有455名居家养老的区老年人“大户”而言,这些助餐点并不算多。

对于这一点,助老服务社负责人蔡玉敏其实心里也很清楚,而这个难题也一直是她想要着力解决的。

在蔡玉敏看来,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补贴费用。如今,蔡玉敏找来的送餐员都是兼职工,为了能留住人,她按照市场小时工的75%为他们发放补贴,另外,每送一客饭再给予1元的送餐费。而这些补贴方法都是通过常年的工作经验和各种协商所定的,政府也从未就此给出过明文的规定。即便如此,仅送餐费街道一年就要付出13余万元。

“很多人其实也是因为熟悉了,所以不好意思拒绝,其实,送餐员也挺不容易的。”蔡玉敏说。在日常工作中,她也做足了47名助老员的思想工作。不过,蔡玉敏私下还是有些担心,从长远来看,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送餐需求量肯定会大幅上升,如果能出台一个相关方面的补贴规定,将制度规范化,那才能让人送得放心。

流失率高达三成

在杨浦区,养老机构护理员以及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员的总人数为4200余名,而日前公布的一份关于该区养老服务的报告中却指出,由于种种因素使助老服务员岗位缺乏吸引力,每年约有30%的助老服务员流出。

“助老服务员的收入不高,是主要原因。”杨浦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范建英对此并不讳言,“以小时工资为例,助老服务员比一般的家政服务员要少2元左右,和高级家政以及月嫂相比,差距更大。”

在这种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助老服务员选择跳槽,而原先作为主力的“4050”人员则随着年龄增长,开始逐步退出,以杨浦区为例,一年退休的就达100多人。

“可是要招一个人,得有多难?”范建英告诉记者,为了能增加这些助老服务员的收入,政府出资为她们购买了意外险,同时鼓励其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一旦达到初级以上标准,则给予100至300元不等的补贴,“更多的还是只能以情留人。”

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上海助老服务员多为外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队伍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这使得一些原先政府设计中的项目很难得以有效完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的一个事例,让人颇为感慨。一家社区助老服务社组织的关爱员每天上门的固定任务,是为老人读报,街道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如果不是为她们准备了

毫无疑问,这些与居家养老中原先提出的要求并不一致,但是,在人员极其紧缺的现实面前,部分社区老年服务也只能如此,有些甚至沦为“面子工程”,只求走过场,而老年人在回访时,通常出于“不惹麻烦”的想法,也不愿点破不足。

责任编辑:明淼
  • 养生

养生节目

进入>>

机构免费加入

热点问题

更多>>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所谓居家养老,是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详情]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明星机构访谈

更多>>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明星机构访谈是针对热衷养老产业,对养老行业及其发展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了解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养老领域资深人士进行采访交谈的专业平台。 [详情]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