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一条《北京:外国小伙扶起摔倒中国女子遭讹》的新闻迅速抢占热点。但最终北京警方确认外国小伙其实是无证驾驶摩托车撞人。巧合的是福州昨日也发生了一起老人与公交车相碰撞的事件。司机不是先看看老人有事没事,而是先让周围群众给他留电话。
不全面了解事件的情况下,媒体一定不能妄自评判、倾向性报道,这是一个教训。
大家心情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波三折。媒体塑造的无赖大妈形象迅速激起网民的义愤,一时口诛笔伐铺天盖地,简直有把大妈食肉寝皮的架势。
福州昨日也发生了一起一名白发老人与公交车相碰撞的事件。司机不是先看看老人有事没事,而是先让周围群众给他留电话,证明老人是自己撞上他的车。
中国老人、撞车、讹人,这不正是同类事件的“标配”?四川达州的老太太即便被定性为敲诈勒索,老人家仍赌咒发誓,愿意以全家人的性命“相拼”。或许是被此类不公平的“故事”吓破了胆子,对照照片上小伙的一脸假装无奈样,谁都不免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媒体、现场群众以及线上网民,堪称本次事件中的三大看客。暂且不管孰是孰非,我们且来看看这件事情为什么能聚集起这一堆热情围观的群众。
“被讹”的对象还换成了“急哭”的外国小伙。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中国大妈的行为面前被彻底伤害,网民们于是更坐不住了,纷纷把事件上升到中国人脸面的高度,到处振臂大呼:丢人丢到国际友人那去了!
我们刚刚从另一条新闻里看到一名外国女孩握着车祸中国男子的手,感受过她带给我们的温暖和震撼。但正如俄罗斯谚语所说,“谁家都有几个丑孩子”,外国人绝非全都是天使。
和外国人沾亲带故的事件总能轻易地激起大家的热情,这本无可厚非。不过在这场事件中,部分媒体从第一篇没经过小心求证的新闻发出,大家一哄而上地转载、评论乃至揶揄取笑,再到铆足“抢头条”的劲儿,赛着发出辟谣和“独家视频”,便很有偏离事件本身的节奏,活脱脱表现出一副制造热闹和看热闹的嘴脸。
那些被人信赖的媒体,为了眼球效应,一天之内戏耍了诸多读者,公信力的丧失恐怕会是这件事更深远的伤害。
痛心于这类事件频发,但媒体工作人员更要冷静。媒体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也尽力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不全面了解事件的情况下,媒体一定不能妄自评判、倾向性报道,这是一个教训。媒体情绪的表达,都需要冷静和客观。
容易被情绪左右的网民,如果能在热情被激起的时候把看客的习气抛掉,冷静再想上一想,相信也不会有后来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的尴尬。
在这段视频里,我们还看到几个现场围观的群众,一边听着外国小伙一口不纯正的中国脏话一边“呵呵呵”地只管笑。人数虽不多,却也是看客的典型形象,带着热情只想从围观里获得自己的乐趣,很有让人心里一凛的力量。
当然,如果非要追究扶老人和讹人事件为何会造成这个社会对于道德的深深困惑,恐怕要说上好久。对于这件事我们不妨学学视频里那个路人,不做围观和指手画脚的看客,手起刀落利索地把警报了,交给真相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