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花灯源远流长,早在盛唐期间,就有元宵玩花灯之说。明清时期,我市元宵节花灯活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地域文化现象。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周村,看到周村繁华的街市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龙颜大悦,亲笔御赐“天下第一村”。清代文学家徐文襄曾这样描述周村挂灯的情景“星月辉分,千炬烛光,百枝灯树”。
周村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淄博花灯的主要发祥地,在山东地区,到周村看灯的习俗自古至今,造就了一批制作传统花灯的艺人,家住周村的左翠兰老人就是其中一位.
她对笔者说:“小时候,家在几十里以外的地方,每逢过年大人们就准备好吃的,带着他们姊妹们去周村街看灯,那感觉太隆重了,那时的灯都是用丝绸轧制的,艺人在上面画梅兰竹菊、戏曲人物,那种走马灯是自动转的,太好看了,一辈子都忘不了...”老人凭着儿时的记忆,利用废旧酒盒、纸盒,通过裁剪、缝制、点缀,变成了精致可爱的小灯笼,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废纸盒在老人的巧手下变废为宝,成为老人赠送亲友,装点居室的“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