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出生的吕源老人已经77岁高龄,可他在今年春天仍然结伴骑自行车进行了“华东行”,最远骑行到浙江普陀山,往返骑行达3000多公里;他是目前市老年体协骑游队里年龄最大的远距离骑游者。
七旬老人骑行游
吕源过去血液循环系统有毛病,常常需要吃速效救心丸,但自从参加骑游锻炼后从未吃过这种药。
退休后,吕源赋闲在家,在当时住他家楼上的一位老同事动员下,他于2007年加入了骑游的行列。他对骑自行车很有感情,年轻时每天上下班要骑车20公里。第一次骑行时他骑的是一辆内变速自行车,跟随大家去了玉田鸦鸿桥,感觉很费力。
坚持锻炼两年后,他心里有了底。2009年,他与几名骑友进行了首次长途跋涉——往返约3000公里去了天津、泰安、邹县、郑州、灵宝、三门峡、运城、保定等地,一路的文化景观尽收眼底,这次旅行被他称为“文化之旅”。
2010年,他与骑友进行了“环渤海之旅”,从唐山骑车出发,经塘沽、乐陵、烟台、威海,坐船到大连后又继续骑行,经锦州、兴城等地返唐,总行程1877公里。
2011年,七旬老人骑行游到黄山,往返3000多公里。
今年春天,已经77岁的吕源与老伙伴们进行了“华东行”,从唐山、天津、冀中、鲁西、苏北、皖南、浙北、浙东,一直到达宁波普陀山,除去一段水路和两段汽车路外,骑行总距离3304公里,历时46天。
退休前,吕源一直在煤研所从事绘图工作。进行骑游锻炼后,他又重拾老本行,每次出发前不仅绘制精细的行程图,还安排好每日的骑行距离、乡镇以上的住宿地点。回来后,他还要将沿途的摄影、摄像制作成光盘。
吕源主张一路上尽量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坚持往返均骑行。可能是年龄的关系,他每次出行均坚持自己的原则,“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他制定了 “同心、同德、同往、同游、同返”的“五同原则”,每次出行前均参考大量资料做好计划,每个参与者都要签字明确责任。他在今年“华东行”前制定的计划中包括:备齐骑行服、头盔、雨衣等防护用品;途中消费每日70元至80元;准备备用内胎、零件及补内胎用的牙签,下坡时车速不要超过每小时45公里等。
他一直喜欢文学和历史,几次长距离骑行使他感触颇深。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的地方看多少遍书也记不住。”以前,他多次看到关于“六尺巷”的记载,骑行来到安徽桐城宰相张英的故居后才感觉印象深刻;还有“西施故里”的绍兴苎萝山下苎萝村,过目难忘。
他认为,骑游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丰富晚年生活、开阔眼界,但要量力而行,“年高不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