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野(古时称“信州”)返回东京的高速路上,开出差不多一个小时,便能看到“姨弃服务区”的标志,从日文的读音上看,这里便是古时信州的“弃老山”了。看惯汉字的人,总觉得这个“姨弃”该是“遗弃”,但勉强解释为“老年女人被遗弃的地方”,大概也能说得过去。
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到日本留学的时候,看了才上映不久的《楢山节考》。电影说的是一个将自己69岁的母亲背上山遗弃在那里的悲剧,但却没有太多的悲情,似乎生命的流转,生生死死,本来就是自然的事。在日本民族血液中,便是普通市民百姓,也没有对生命的眷恋,能把死看成了生的一部分。
按习惯该是将70岁的老人背到“姨弃山”,让老人在那里度过最后几天的,但在饥荒的年代,69岁的阿玲婆主动磕掉自己的门牙,让自己显得十分苍老,然后让儿子背自己上山。她已经教会了儿孙们各种生活本领,认为把生留给这些年轻的儿孙,比自己活着更好。儿子便是再孝顺,这个时候也要背自己的父母上山。
漫天的大雪,阿玲婆在雪中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飘零的雪与紧闭双目一动不动的阿玲婆,组成了对自然、对生的最响亮的赞歌,悲剧在这里显现的是一种悲壮。日本文化中最美的部分莫过于凄凉,影片中流淌出的这种凄凉,在很多时候就是日本社会现实的一种写照。
“我把老妈早就送到养老院去了。”不少身边的同事会这样说。看看他们是年纪快六十的人了,能想得出他们的父母该在八十以上。日本是个老龄化社会,八九十岁的人比比皆是。同事们一年里能想到去看看父母,那则是很大的一件事,不去看,也算不上对父母的不孝。自己将来老了进养老院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也没有指望子女经常来看望。“没信没电话,说明活得挺好。”父母与子女之间,就维持着这种“挺好”的关系。
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在日本也是一种美谈,但社会并不以此为道德的制高点。青壮年要用青壮年的劲头去做事,干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父母最希望的。“去看看乡下的父母!”“给远在农村的父母挂个电话!”这在日本似乎难以成为标语口号。倒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过鬼节(日本称“盂兰盆节”)去乡下祭拜祖先,日本人会十分看重,当然这个时候也回去看望乡下的父母。
日本社会保障老有所养。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已经实现了全民皆保险的制度,老人看病并不需要花什么钱,叫救护车未见过收费。有位同事的老妈快90岁了,去医院不叫出租,要了急救车。住了几天院,便会自己乘出租车回来,但说不定过了些日子还会叫急救车去医院。这样的老人并不多,福利体系也能这么维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