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温州拾荒老人“裸捐”十年 款额已达27.5万多元

2014/1/9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佚名 [ ]

 

 

在外人看来,年逾八旬的独居老人周绍文,就像一个固执的“怪老头”:明明每月都有好几千元退休金,却整天拾荒为生;十几年来异常节俭,甚至家里从不用一度水电,用的竟是蓄起来的雨水……

然而,了解他的人却说,这个节俭度日的老人,有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灵魂。很难想象,老人是把积攒下来的一切,献给了慈善事业。从2001年至今,他每个月都坚持捐款,甚至发展到连续七八年“裸捐”退休金。前后130次,款额已达到27.5万多元。

这位曾获“2006感动温州十大人物”和“首届温州市百名慈善老人”等诸多荣誉的老人,一个月前,突然病倒。关键时刻,老人持续贡献的社会作出了回应:温州市慈善总会和老人所在的社区等,纷纷行动起来……

“裸捐”退休金

邻居们都知道

温州鹿城区水心街道桃李社区,周绍文老人生活的地方。提起他的慈善义举,大家似乎都知晓一二。

“社区里搞一些慈善活动,他常常一送就是好几百元。不收的话,他还不高兴。”社区一名保安回忆道。

很多人都知道老人的一个事迹:2001年1月,一个寒冷的清晨,身着旧棉袄的周绍文,步履匆匆找到温州市慈善总会筹委会,递给工作人员1000元现金,要求捐献给慈善事业。

在捐款的同时,老人还当场向工作人员承诺:从此以后,我要每个月都捐款,一直捐到生命最后一刻。

老人的话,当时好多人觉得,可能无非是说说罢了,但他们错了。

自那之后,老人真的每个月定期捐款,数额还从一开始的1000元,逐渐发展到退休金“裸捐”。

“他现在每个月退休金4000多元,每次打到他卡里,第二天就被取出来捐掉了。”桃李社区党总支书记夏秀萍说。

不仅如此,汶川大地震第二天,他就徒步走到了温州市慈善总会,递上了沉甸甸的一万元;为了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贫困家庭,他决定捐款一万,手头没这么多钱,他就分期捐款,5个月兑现了诺言……

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周绍文会说,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受当年常香玉捐飞机的影响。

捐款很大方,对自己吝啬到极致

周绍文先后获得过“温州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慈善人物”,2008年和2010年“浙江慈善奖个人奖”等10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今年9月,周绍文还当选“首届温州市百名慈善老人”。

然而,相比捐款的“大方”,周绍文对自己可以说“吝啬”到了极致。

身为温州粮食系统退休干部,周绍文晚年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退休金。“裸捐”后,他就靠捡垃圾度日。

周绍文在水心桃组团15幢二楼的房子,一般人根本进不去,“一来是他不喜欢让别人进,二来是屋内堆满了捡来的废品,空气非常污浊。”夏秀萍说。

他甚至十多年来,不用一度水电,睡觉也直接睡地上。

考虑到这样的状况,慈善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等,也曾劝他不要捐那么多,替自己养老考虑一下,但他每次拒绝后,依然如故。

“2006感动温州十大人物”,周绍文当选后,送给他的颁奖词写道,“一个节俭度日的老人,有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灵魂。”

意外病倒前,他还在捐款

去年10月,社区里办起了居家养老的“爱心餐厅”,老人们每个月交300多元,就能吃上中餐和晚餐。

温州市慈善总会悄悄和社区达成“协议”,帮着支付了半年的用餐费,“骗”周绍文到餐厅“免费”用餐。

厨师谢美新和小区保安董光荣,知道周绍文不易,平日里对他格外关心。

今年11月10日中午,谢美新发现周绍文没来吃中饭,他随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夏秀萍。

当天下午,夏秀萍便与同事一起,去了老人家。

“听到周老伯应了声,但门没开。”夏秀萍说,在董光荣协助下开门后,发现周老伯倒在地上,大小便已失禁。

夏秀萍赶紧通知温州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陈小兰等人,“周老伯,一般人拉不动的,慈善部门的人,他最信任了。”

“他不愿意去医院,怕花钱,大家只好‘骗’他,说是让他去市慈善总会坐坐。”夏秀萍说。

老人好不容易同意了,却又说,等到“6日再去”。

原来,每个月6日或7日,才是老人“裸捐”退休金的日子,“老人当时言语已有些混乱,但他还记着这些。”

夏秀萍还提到这样一件事,就在周绍文出事前两天,协助老人洗澡的社区工作人员,还从他的衣服口袋中,看到了两张收据。

一张捐款4000多元的,应该是今年10月捐退休金的收据;另一张来自市慈善总会11月的个人捐款收据上,写着“壹万元整”。

他为人人

人人也为他

众人软磨硬泡之下,周绍文被送往医院救治。

“到了医院才看清,他的脸都肿了,好像是摔出来的。”夏秀萍说。

康宁医院接诊后,发现老人已是颅脑出血,再晚一点,很可能危及生命。

第二天,老人便被紧急转往温州医院。当天下午,老人接受了脑部手术。

夏秀萍等人也没闲着,边帮老人补办医保等手续,边尽力联系老人家属。

最终,周绍文年过七旬的弟弟妹妹接到消息,很快赶到医院。

目前,在温州市慈善总会雇请的专人护理下,周绍文已转至医院老年病房接受医疗。

前天下午,温州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又去探望了老人。

老人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出现了脑萎缩,正努力通过治疗延缓病情。

公开信息显示,对于这样遇到困难的行善者,慈善部门将协同其亲属,优先扶助。

这两天,周绍文的事情,在社区引发热议。

大家普遍认为,社会需要周老伯这样的爱心,但并不提倡“裸捐”方式。

温州市慈善总会相关人员也向媒体表示,温州参与行善的老人特别多,这是本地的良好传统,可是不提倡周绍文老人这样的“裸捐”,也不提倡个别老人借钱筹款行善,“慈善事业,欢迎量力而为。”

责任编辑:赵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