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道德建设,坚持多措并举,通过教育提升、舆论引导、实践养成,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在河南省信阳市,有位66岁的老人,喜欢“寄信”。他把在捡破烂时发现的身份证等失物,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失主,这个习惯他坚持了8年。
他觉得,能够让人失而复得,就是自己了不起的本领。
拾荒老人成了“失物信使”
信阳市有个叫邱胜华的老人,今年66岁。他是一位退休工人,每天早起,就在信阳市区转悠,捡点能用的破烂自己回去翻修一下;他还经常把捡到的身份证、票据等东西寄给失主。
2005年6月,邱胜华和往常一样去大街上捡破烂,却在一个小巷子的墙缝里看到了两张身份证和一个装有票据的钱包。老人通过证件上的信息,找到了失主的地址。当天下午,便跑到邮局给失主寄了过去。几天后,他收到了失主的回音。邱胜华说,当时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迈感觉。
坚持
8年寄出1000多封失物信
从那以后,邱胜华便形成了捡东西、找失主、寄信、等回复、再高兴一下的习惯。并且,他会把捡到的东西,自己先进行登记,现在,邱胜华已经有了一个“失物日志本”,“日志”的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失主的姓名和地址。
这些失主有信阳本地的,也有商丘、平顶山的,还有河北承德、四川攀枝花、湖南常德等地的,最远的一封信目的地是新疆叶城县。通过粗略统计,邱胜华8年来一共寄出1000多封信,花费了2000多元邮费。
循着小偷的踪迹寻找失物
邱胜华说,他捡破烂久了,发现有几个地方是小偷特别偏爱的“销赃”地点,比如墙缝里、小树林的土堆处、河边等。他曾在这些地方,一天内发现6个丢失的物品。
邱胜华说,每当他捡到失物后,会先想办法找到失主的电话号码,联系失主让对方放心;找不到电话号码的,他就按照地址先将证件寄给失主,取得联系之后,再将剩余的贵重物品一并寄回。对于那些被退回来、或者找不到主人的失物,邱胜华会送到派出所或者当地电视台。
邱胜华寄东西也有选择,他不寄钱包,也不寄银行卡,因为钱包太重,银行卡失主也会挂失补办,所以就不让这些东西占重量,浪费邮费。
他说,要省点邮费,只有这样捡破烂儿的收入才能负担寄信的花销。
经历
从小就想让人夸“你是好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邱胜华也不例外,他这66年历史中做得最多的就是:送还失物。
1960年,刚上初中的邱胜华在上学途中捡到一个部队军官的200多元的存折。当时他交给了老师,随后部队军官收到失物,当时的校长还让全校师生向邱胜华学习。
1994年9月20日,刊登了一篇表扬邱胜华拾金不昧的文章。他把捡到的公文包寄到了失主所在单位,失主收到后对他进行了登报表扬。
邱胜华说自己是“上瘾了”,他喜欢听到别人说“谢谢”,能让人失而复得,这让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被误解,邱胜华将会非常沮丧。他至今还记得20年前,他捡了一个包却被失主当做小偷的那次经历,那件事儿让邱胜华一度“吃饭都没味道”。直到警察找到小偷,还他了一个清白,才让邱胜华整个人“鲜活”起来。
邱胜华说,为了能更好地寻找失主,如今,他已经学会上网查信息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