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八旬老汉自掏腰包为办老年学校

2013/11/29 来源:北方老年网 作者:佚名 [ ]

 

 

十多年,他走破40多双鞋,扔掉200多根拐杖,吃掉100多斤锅巴,行了5万里山路;十多年,他没拿过公家1分钱工资,义务为贫困山村老老少少服务,从未间断过。

自掏腰包为贫困山区办老年学校

巢湖市夏阁镇八字口村,群山环抱,交通闭塞,加上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是典型的贫困山区,素有“黄山(八字口一带原为巢湖市黄山乡)360洼,洼洼有人家”之称。

这里的一切,触动了执教40余年退休在家的张承汉老人(今年80岁)的心。2001年,他找到李家骥、王业东、方传才、金谋林几个老同志一起商量创办一所老年学校,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达成共识后,张老写了70多封倡议书,向社会及政府呼吁。然后,自己出资筹办八字口老年学校。他们将原来黄山乡(现并为夏阁镇)政府遗留下来的3间小房修缮后用作教室,走遍4所小学和黄山初中筹集了40多张课桌和30多条长板凳。没有黑板,他们就用马粪纸代替。就这样,2003年,八字口老年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为了筹办经费,经林业局批准,大家大战20天,种植了580亩“夕阳红”生态林,获利润两万余元。又获捐款4.5万元、整修了21间危房,置办了彩电、音响等教学设备和文艺道具、演出服装。八字口老年学校学员从开始的28名,发展到如今的215人。

200根拐杖、40双鞋绘写5万里“长征”

张老家离八字口老年学校12里地。从办学到现在,他每天早上三四点就起床,背上黄书包(里面放着锅巴,是他的早餐)、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拄着拐杖,沿着崎岖山路,翻过殷洼、关山洼和姚洼3座山,往学校赶。寒来暑往,早出晚归,按张老自己的话说,12年,他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缺过一次席。

3月12日,张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每天出门随身要带两套衣服。走完山路,身上的衣服被露水打湿了,便脱下来,用石头压好,丢在山上,换上另一身干的衣服到学校去。说起2008年的大雪,张老颇有感慨。那天,他赶着到学校,帮学员们排练。山上一片白茫茫,根本没有路。他便用拐杖一步一探,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移。那天,他不知跌倒多少次。中途还不小心掉进一个雪坑里,差点没爬上来。张老说,回想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眼泪往肚里咽。12年来,他穿坏了40多双鞋,扔掉200多根拐杖(拐杖是硬树做的,用作探路兼防身),行了5万多里山路,吃掉了100余斤锅巴。

忙完老的,又操心留守儿童

张老笑着告诉记者,他忙完了老的,还得忙小的。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守儿童也逐年增多。张老又要开始顾“小”了。他争取上面的支持,在老年学校基础上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还发动老年学校72名老人开展“老手牵小手”活动,“一对一”结对,帮扶72名留守儿童。他们有的将留守儿童带到自己家里照顾,有的到孩子家里照顾他们。张老说,从现在起,他要一手抓老、一手抓小。下一步,他可能要侧重于留守儿童这一块,因为这些孩子不教育好,将会成为社会的大问题。

拒绝了儿女的好意

和山区老少坚持到底

据八字口老年学校一位副校长介绍,2008年春,张老的大女儿在合肥为他买了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要张老两口子去合肥享受天伦之乐。为了八字口的老老少少,他没有去。2010年,张老小女儿又为父母在巢湖买了套新房,多次电话催促,并三番五次上门相劝,要他们去城里定居,他还是没有离开八字口。

这位负责人说,张老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地为贫困山区老人与孩子默默做着奉献。在他的带领下,八字口老年学校2004、2006、2008 年被评为居巢区老年规范化学校;2011年,被居巢区授予“老年教育示范学校”。他一生可谓发挥了我国难能可贵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爱情操。

责任编辑:艾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