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剪纸描绘“大团圆”

2013/11/14 来源:和讯网 作者:佚名 [ ]

 

“人活着是一个过程,自己便是经营者,活着的过程就是经营人生的过程。”25日,记者前往诸城剪纸协会工作室拜访了剪纸艺术家刘桂英,谈起剪纸她如是说。为了实现儿时剪纸梦想,刘桂英在老年大学剪纸班报名学习,历时三个多月剪出长达17米的《中华民族大团圆》,细致刻画了56个民族独有的外观形象,生动活泼。刘桂英也被授予担任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

童年坎坷,宝剑锋从磨砺出

刘桂英的童年是充满苦楚的,一路走来,事业披荆斩棘,人生饱经风霜,她带给周围人的感觉,就像雨后折射出的彩虹一样,七彩斑斓。

据刘桂英讲述,上世纪50年代,她出生在马庄,兄妹七人,自己排行老末,所以家里人从小就特别喜欢、疼爱她。从儿时起,刘桂英就对剪纸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若即若离。冬天的时候,老宅子的窗玻璃上结满了霜花儿,她就趴在炕上,用筷子在厚厚的霜花儿上戳上一个小口,眼睛贴在上边看外面的风景,看一阵,便在窗花上上镂出大大小小的洞,看着自己的“作品”高兴地手舞足蹈。从那时开始,剪纸的种子在刘桂英心田上就已经种上了。

“小时候家里穷,上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了,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之后便跟着二舅来到城里。”刘桂英说,那时候家里开支很少,辍学后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地里干活,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物质基础供应学习,更别说其他喜好了。“随二舅来到城里后,因为自己年纪还很小,不能单独出去打工,所以跟着舅妈一起在家帮别人洗衣服、缝被子挣点小钱,生活很不容易。”

“17岁那年,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虽然很苦,毕竟是属于我自己的。”刘桂英说,当时的工作就是在诸城市老电子厂的锅炉房里砸煤块,同时也在锅炉房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根据刘桂英老伴的回忆,那时候他在锅炉房负责烧锅炉,刘桂英和一帮人负责砸煤块,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两个人在那个年代的艰苦生活和朴实的作风,以及在一起互相扶持的岁月,成为日后步入婚姻殿堂的根基。时间可以酝酿美,两个人心灵的交流更需要时间的验证,的确,日积月累的感情,风雨岁月的结晶,八年的相恋,就是她们最真实、最平凡的情感写照。

后天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

刘桂英并不是天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勤劳工作者,“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它熊熊燃烧的办法 ,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刘桂英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看其有多高的天赋,关键在于是否勤奋。而她也是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光靠嘴巴说话的人。

据刘桂英儿子刘波介绍,早期的刘桂英,自学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课程,有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通过努力最终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以及工程师职称。在自学自修的期间,工作也是不停变换着,从砸煤块到开吊车,从水处理厂化验员到开饭店,从办服装厂到开锅炉清洗安装公司等,可以说,刘桂英利用各种工作外的时间学习着,也可以说,她在利用各种学习之外的时间工作着。

“万事开头难,每做一件事的初期都是最困难的,也是特别需要吃苦的。”谈起曾经从事的职业,刘桂英每每皱眉沉思。如此多坎坷的经历,身份的变换,让她这辈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一个人创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女人,可就是这样,刘桂英硬生生凭着她的坚强和毅力,凭着她的善良和真诚走到了今天。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风雨过后会出现彩虹,付出之后总会有回报。”谈及现在,刘桂英脸上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笑意。

“风雨几十载,母亲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忘却曾经承受的辛酸、苦楚。退休后的母亲没有了以往的忙碌,反而像失去了什么似的,觉得没事做了,开始觉得有点不知所措。”刘波说,退休后的母亲一直在父亲的陪同下出去锻炼身体,逛逛超市,但在母亲眼里,这样却是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了,因为母亲就是个永远闲不住的人。

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剪纸愿望,刘桂英在老年大学剪纸班报了名进行学习,平时和学习班的老师、学员们交流学习经验,回家不断练习。

“现在老了,眼睛都有点花了,刚开始做剪纸的时候可费事了。”谈到剪纸初期的作品,刘桂英不禁尴尬一笑,“开始的作品剪出来不太好看,线条很粗,也不细致。”刘桂英不服输的性格又来了,去眼镜店配了老花镜,买了许多宣纸,积极找老师补课,从手法 、刀法 、临摹、涉及创作等发面深入学习,不停练习,直到将作品完善到自己满意为止。其中,刘桂英最为满意的一副作品叫《中华民族大团圆》,该作品卷创作历时三个多月,长达17米,细致刻画了56个民族独有的外观形象,生动活泼。近期,刘桂英受市文化馆的邀请,带着多个剪纸作品协同我市诸多民间艺术家到潍坊参加了第三届文博会,展示期间其作品被众多文艺爱好者赞赏并售出很多作品,同时,《中华民族大团圆》得到了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 、副主席于钦彦同志的高度评价,并亲自为该作品题字。

不仅如此,在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广电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财政厅、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的评选中,该作品荣获民间艺术类二等奖。至今,刘桂英的作品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从已有的题材临摹入手,只要提及一个题材,刘桂英便可以自行创作、开发作品了。为此,山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通过了授予刘桂英同志担任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的决定,由其发展、传承剪纸艺术。每当有人问及刘桂英这些成就的时候,她总是笑着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她将人生与艺术融合

“剪纸有无数刀,而"人"字只有两笔,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奥,一笔写不好,那便是人生败笔。”这就是刘桂英的人生哲理,也是把剪纸融入人生的感悟。世界讲求一个“融”字,但有多少人穷尽一生不能明白这个字的含义。一个剪纸艺术家将人生与艺术完美融合。

刘波讲述,母亲从小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自己要肯吃苦、肯努力,不要随便因为一点原因就影响自己的情绪,做好自己,做人做事都一样,只要努力了就会有结果,没有人再回去责怪你。刘桂英的这些话以及亲身的行为,深刻影响了她的子孙后代,刘波已经将儿时母亲对他的教导当传家宝教给了下一代。

刘桂英的每一副剪纸作品都是经历无数刀打磨出来的 ,她喜欢这样一刀一刀地裁剪、镂刻,每一刀下去,都能感悟对人生的理解:一刀刻出生 ,一刀刻临终;一刀刻成长,一刀刻衰老;一刀刻前进,一刀刻后退;一刀刻快乐,一刀刻烦恼;一刀刻权利,一刀刻责任;一刀刻自己,一刀刻爱人。

责任编辑:明淼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