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无论哪一种养老模式,普遍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用网络语言表达类似“被养老”,是将老年人群体连同他们的智慧宝库统统送到某一指定场所去“颐养天年”了。
●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以“智慧型养老”的全新理念,创新出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并重的多元模式。
前日,《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获得原则性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将向更好、更优、更实惠的方向发展。
苏州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农耕文明时期所形成的“养儿防老”式的传统养老理念,随着人口结构和流动方式的变化而分崩离析,“
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大量涌现,给社会带来了全新挑战。苏州各级政府在实践中所探索创新的各种养老模式,便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积极举措。然而,这些养老模式目前还只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变革,实践的发展正在呼唤认识的升华和观念的创新。
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于,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以居家为主,目前实行的又是50—60岁的退休制度。人们一旦退休,退出的不仅仅是工作岗位,还有社交圈子、主流社会,总之就是被边缘化了。而目前国内无论是哪一种养老模式,普遍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所谓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即使在苏州,后两条也刚刚起步,还只是一种指向性的口号而已。用网络语言表达类似“被养老”,是将老年人群体连同他们的智慧宝库统统送到某一指定场所去“颐养天年”了。
人类智慧之所以伟大,是靠社会人的实践以及一代代薪火相传汇集凝聚而成。孔子曾对人的一生作过经典总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指人的心理成长,也可以说是智慧积累的过程。当今世界早已进入网络社会、高铁时代,时间增值,空间贬值,传统的时空观念被颠覆,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脑力劳动即人的智慧所取代,而积累了“一甲子”以上丰富人生阅历的老年人群体,恰恰成了一个尚待开发的智慧宝库。
因此,如何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群体的智慧,变消极养老为积极养老,满足老年人不断增加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同时让老年人群体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无保留地贡献社会,“智慧型养老”呼之欲出。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以“
智慧型养老”的全新理念,创新出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并重的多元模式。
这里试举几例,以有助于我们突破思维定势,诸如:“学习型养老”——依托原有的老年大学和正在兴起的各类书院等载体,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让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养老的重要内容;“阶梯型养老”——按60岁以上、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年龄段划分,安排不同的养老形式和内容;“互助型养老”——亦可称自助型养老,激发老年人的自主能力,并倡导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互帮互学精神;“储蓄型养老”——仿效“时间银行”的机理,倡导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为其他老年人服务的义工;“回归型养老”——倡导回归自然,让老年人在田园牧歌中寻找更多的精神乐趣;“候鸟型养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场所;“质押型养老”——针对“空巢老人”和“失独老人”群体,开展房屋等不动产质押业务,以提高其老年生活质量等等。
当然,所谓多元模式,本身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界定,而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角度的,需依靠老年人自身的智慧、政府的扶持以及社会化的运作,有机组合成的一个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多元综合性养老系统,也是“智慧型养老”的基本框架。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有两个重点方面值得研讨:
一是如何进一步开发社区养老事业的空间和潜力。我们的养老理念和养老模式一方面要向精神层面提升,另一方面则要向基层载体下沉。让社区成为老年人群体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舞台和管道,才有可能为老龄事业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是如何进一步扶持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与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有所不同,老龄服务针对的是老年人群体,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差距更大,只有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导向,充分发展新型的老龄服务产业,才可能适应和满足社会老龄化以后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