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吉亿夫妇(第二排左起三和四)和孤儿们在一起
2月6日9时许,在汪清县砂北果窖附近的“爱之家”敬老院门口,一名中年男子将门前堆成小山的大米一袋袋装上了社区开来的车辆,送给社区的困难群众。这名中年男子就是爱心人士全吉亿,7年来,他用出国做生意赚的钱回国收养孤儿30多名,向社会困难群众捐赠大米两万斤。
两次为困难群众捐赠大米
全吉亿今年51岁,是“爱之家”敬老院的负责人。这些大米都是全吉亿向县慈善总会捐赠的“爱心大米”。汪清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全吉亿第二次向社会捐助大米了。2008年,他就曾经向慈善总会捐赠过5000公斤自家收获的大米。今年,全吉亿又向县慈善总会捐赠了5000公斤大米,县慈善总会将本次获捐的大米又转交予城区内八个社区的困难群众,平均每个社区1250斤。
“真感谢全先生对困难群众的帮助,他这样的好心人为社会竖起了道德标杆,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汪清县新华社区副书记郎艳华对记者说道。
赚钱回国收养30多名孤儿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全吉亿除了为困难群众捐大米,他还收养了30多名孤儿。1992年,全吉亿带着妻子和女儿在俄罗斯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国外生活。在俄罗斯,全吉亿做过买卖、贸易,最后在中国人居住较多的地方开了一家旅馆。2006年,思乡心切的他带着家人和全部积蓄毅然回到了故乡——汪清。
回国后,全吉亿想用出国挣的钱做些贸易,但当他看到周围贫困邻居和失去父母的孤儿时,动了恻隐之心。他和妻子李贞姬商量后,夫妻俩决定收养这几名孤儿。很快,全吉亿夫妇收养孤儿的事,一传十、十传百,汪清县各个乡镇陆续有人把因父母离异、双亡或无抚养能力的孤儿和因患先天性疾病而遭到遗弃的孩子送到他家来,甚至还有珲春市送来的孩子。从2006年末至今,他们夫妇已收养孤儿和残障儿童30多人。
自掏腰包办养老院供养孤儿
一开始,全吉亿夫妇找不到可以容纳30多个孩子入住的地方。他曾租过楼房,但房东们知道全吉亿家里有这么多孩子后,怕把房子弄坏,不让全吉亿再租。此后,他们一家反反复复搬过6次家。2007年10月,全吉亿夫妇索性在砂北村果窖附近盖起了一间130平方米的平房,后又经过扩建和修缮,如今,1000多平方米的2层建筑里住着17名孤儿和全吉亿夫妻一家人。
这么多孩子,吃饭也是一件大事,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2008年起,全吉亿承包了80公顷农田,其中20多公顷水稻。还在汪清县柳树河村饲养猪 400余头,后又增加牛、养、鸡、狗等动物养殖来作为生活补贴。然而,因为没有种地经验,种了两年地,他也赔了不少本钱。没办法,他又办起了“爱之家”敬老院,用敬老院的运营收入来补贴家用。但对于贫困和五保户老人,他全部免费,目前他的养老院中,有6位贫困老人免费生活在这里。
朋友们看到他这么艰难,就劝他“你应该向政府或相关部门要点煤、要点赞助”,这话被全吉亿一口回绝。他说: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为政府和社会减轻负担,我要是管政府部门要这要那,那性质就变了,是在给社会增加负担,“我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不能向政府部门要钱。”全亿吉夫妇从来没有向别人伸手要过一分钱。
自费供孤儿上学
目前,全吉亿家还有17名孤儿。有不少孩子来时心灵上都有被遗弃的创伤,全吉亿不仅养活了他们,还给了他们生活的力量。全吉亿自己出钱供他们上学,目前全吉亿收养的孤儿有不少已经上了大学或在职业学校毕业,在社会上找到了工作。其中,有3人已凭自己能力就业。1人大学毕业,两人职高毕业,还有6个孩子正在上小学,4个孩子在上中学。另有两个孩子毕业后,主动回来帮助他们夫妇收养孤儿。
不少敬老院和孤儿院到了年关,都会收到社会爱心人士和部门送来的大米和豆油,可全吉亿做的事正好相反,他不向社会要捐助,反而为社会困难群众捐大米。 对此,他对记者说:“人人都有爱心,我除了想让收养的孤儿们吃饱饭,也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条件下,尽量让社会上困难群众,在过年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全吉亿说,因为种了两年地赔了本钱,他这两年并没有种地,今年为困难群众捐的大米是他自己掏钱买的。
以前,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夫妻俩的行为,笑他们傻。现在,周围的人再次谈到他们夫妇俩的时候,却无不竖起大拇指,都称赞全吉亿是“爱心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