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北京两万闲置养老床位将改造

2012/10/2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佚名 [ ]

记者昨天从民政部门获悉,全市目前7万多养老床位中,已接收5万多老人入住,还有2万多张乡村敬老院床位因位置偏、设施差属于闲置状态,今后将全部进行改造,以解决郊区养老机构入住率不足的问题。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养老床位数(含在建)为8万多张,其中运营的有7万多张,目前共收住约5万名老人,还有2万多张床位属于闲置状态。
  “这些闲置的床位主要是乡村敬老院的床位。”该负责人介绍,乡村敬老院主要为三无、五保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基本位于郊区县,位置偏远,且硬件设施差。
  据介绍,全市共有191家乡村敬老院,目前民政部门正计划对其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工作拟由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负责,依托社会力量对全市乡村敬老院的设施、条件和服务项目等进行改造,预计该工作将于2015年完成,届时将可满足更多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
  按照北京市“9064”的养老模式,今后4%的老人将会到机构养老,但这4%中,“将主要以高龄、空巢、失能等老人为主。”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全市养老机构收住的5万余老人中,有3万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他表示,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养老床位将达到12万张,届时将有一半的床位专门提供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养老设施
  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挂牌
  本报讯(记者陈荞)昨天,全市首批两家五星级养老机构正式挂牌,并获得来自政府的32万元奖励。
  昨天,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和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获得民政部门颁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全国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3年后民政部门将对星级机构进行复评,不合格者将不再得该称号。
  2011年,市民政局和市质监局共同组成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领导小组,从机构环境、设施设备、经营能力、服务管理、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与检查制度等几方面对养老机构进行评测,对获得一星至五星级资质的养老机构给予2万-32万元不等的奖励。去年下半年有223家机构申报了星级评定,最终有86家获得一星至四星不等的级别认定,政府共奖励200多万元。
  据介绍,政府给予养老机构的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如伙食、改造硬件设施如环境等,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探访
  读书健身上网等配套齐全
  昨天,记者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看到,福利院内外极为干净整洁,布置得很温馨,设有阳光休闲大厅、餐厅和便利店、共享观景空间等。福利院内有空调、24小时热水供应、供氧、呼叫、防雷击等系统设备,除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娱乐活动场地外,老人还可到健身房锻炼,到网吧上网,并可在书画作品展示室展示作品等。
  记者了解到,第一社会福利院是公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根据床位朝向、户型、房间大小等因素,最低为1200元/床/月,最高2700元/床/月,同样在城区的其他养老机构床位最高达到3000元/床/月甚至更高。
  >>标准
  星级养老院要八成顾客满意
  星级养老院有冷暖设备,健身场所不少于50平方米,有洗衣机、彩电、消毒设备,有公共卫生间和公用电话,护理员要达到7至9名,医生、护士、厨师要持证上岗,要有园林化的活动场所等,顾客满意率要达到80%以上。
  五星级养老院要求养老床位在200张以上,每个房间内的床位不得多于2张,并应配有卫生间,院内应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康复活动场所,建筑材料必须采用环保无污染建材,室内装饰要有花卉、艺术品,要有适合老年人口味的菜及茶点,顾客满意率要达到90%以上。
  礼物
  万寿寺邮局盖寿戳寄寿字
  “今天是重阳节,明信片上盖个‘寿’字章,寄给老人,有特殊意义。”昨天,“寿”字号邮局在海淀区万寿寺开张。
  万寿寺邮局是全国首家祝寿文化主题邮局,办公场所设在万寿寺内的万寿阁。从昨天开始,游客进入万寿寺游览,购买的门票同时是一张邮资明信片。书写祝福后,投入万寿阁的邮筒,邮局将会统一加盖“寿”戳,将明信片寄出。
  “今年正好是我的本命年。”72岁的集邮爱好者孙先生拿着一摞明信片在盖章处排队,“我打算把自己的邮票贴到明信片上,盖上万寿寺邮局的‘寿’章,再寄给我自己。”
  “明清以来,万寿寺就是皇家寺庙,现在普通人也可以来这里祈福祝寿。把邮局设在这,可以更好地传播福寿文化和孝文化。”海淀区邮电局副局长丛树文说。
  祝寿邮局是全国第13个主题邮局。今后,万寿寺邮局将为顾客开办预约服务,“信件可以在老人生日当天盖上邮戳再寄出,这比打一个电话更有意义。”
  老人医疗
  老年医院综合楼开建增400床位
  本报讯(记者李秋萌)昨天,北京老年医院的新医疗综合楼正式奠基开建。新楼建成后将新增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缓痛、妇产科、ICU等多单元共计400张床位的住院部。新楼计划将于2014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
  据了解,新楼建成后,将成为一座地上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36642.8平方米的现代化医疗综合楼。其中包括门急诊用房、老年医疗单元、老年护理单元、康复单元、临终关怀单元、缓痛单元、妇产科单元、ICU等共400张床位的住院部,还包括医技科室用房、保障系统用房、行政管理用房、中间实验动物和教学等功能用房。
  此外,新建医疗综合楼是多层十字布局、双走廊,中间是医疗护理用房,四周是病房。护理单元将医辅用房设在中间,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大大减少了移动距离,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效率;考虑到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的特殊性,为了实施免陪护服务,病房多是大房间四张床,每张病床均有相对独立空间以及较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病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新楼设计细节更人性化,在卫生间内配备了防意外呼叫系统、高安全性的洗澡设备、洁身器、针对卧床患者的自动洗澡机等。
  社区服务
  永铁苑社区老人家门口享服务
  本报讯(记者李秋萌)昨天,东城区政府消息称,永外街道首个综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永铁苑社区揭牌成立。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就餐、生活照料、免费心理咨询等20多项便民服务措施。
  永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是永外地区第一所综合性的为老服务机构。服务中心内设有老年餐桌、日间照料室、多功能室、文体娱乐室、居家养老服务超市等服务设施,可为社区老人提供就餐、送餐、上门理发、免费心理咨询等20多项便民服务。
  上午11点,还未到开饭时间,前来咨询老年餐桌的老人已是络绎不绝。为了方便老人查看菜谱,细心的工作人员还在每张餐桌上都放上了放大镜和老花镜。“营养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10-12元一份,这个价钱还算合适,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另外还有家常菜,选择比较丰富。”看完营养套餐和家常菜两份菜谱,居民王大爷很满意。
  永铁苑社区主任刘秀敏告诉记者,社区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1200多人,占社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居家养老中心成立后,如何能为这些老人服务好,让老人们觉得满意、舒心,是政府、社区和服务商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wallace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