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深圳:今年新增1493张养老床位

2013/12/24 来源:新浪新闻 作者:佚名 [ ]

“小孩儿要上幼儿园,老人要上老人院。我和我老伴都是‘新时代、新思想’的老年人,我们早早就报名排了队,罗湖区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建成的新床位,我们等到了。”新年将至,退休后跟随女儿一家在深圳养老的李建设大爷开心地给自己的伙伴们打了一圈电话:他和老伴很快就可以住到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了。儿女虽孝顺,但老人自有老人的玩法,李大爷相信自己去福利院,又可以遇到好多兴趣爱好相投的伙伴们一起开心“嗨皮”了。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一个面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当年最早一批集中来深建设特区的人们已经步入老年,而更多子女在深落户的老人,也在退休后选择前来深圳养老。提供多种养老模式及多样化养老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养老需求,是深圳提升城市幸福感的重要保障之一。到今年初,我市已有在用公共养老床位5700张,经过近一年的加快建设,投资1.3亿元的罗湖区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已经建成和装修完毕,702张全新养老床位春节前后投入使用,同时,投资1.3亿元的南山福利中心二期项目已主体封顶开始装修,可供床位791张。我市今年这两个政府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成,可新增养老床位1493张。

“养老优先”全面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深圳市历来重视养老问题,去年起连续两年将养老问题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8月,市政府召开“加快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现场会”,会上提出了以养老优先为原则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内容包括:在未来8年里,深圳市政府将在土地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再拿出70块新增土地用于养老设施建设;同时,对于已有的土地,如果符合规划,可以改功能,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对新建的社区或者更新改造的小区,要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一些符合条件的厂房、培训中心、招待所等也可通过改造办养老服务设施。“一个意见、两个规划”从土地、财政、金融、税费、医疗、人才、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养老事业发展给出政策,以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发展。

未来3年将再增逾6000张养老床位

目前,深圳已投入以及未来3年确定将投入到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已逾20亿元,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南山区塘朗山域、规划800张养老床位的市养老护理院,位于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占地5万平方米、规划300张养老床位和700张儿童床位的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址。规划中将建设的政府养老基础设施项目还有即将开工的盐田区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工程,土地已经落实的光明新区福利中心,以及引入民营资本投资、明年即可开工的康馨、康达等3个养老公寓项目。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步骤,未来3年内深圳新增的养老床位总量将逾6000张,如此规模可基本满足全市养老用床问题。

目前已建成20家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老人都像李建设大爷那样愿意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家住益田村的张盛玲大妈,就选择了白天儿女们出门上班时她也一同离家,在政府投建的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张大妈解决了自己的一日三餐、午睡、生活保健、交友娱乐等一堆问题,晚上孩子们下班回来了,张大妈也返回家中与儿孙团聚。当孩子们要出差外地时,张大妈就暂时昼夜“全托”在日间照料中心,这里的服务人员、社工等为老人提供24小时监护和服务。

像这样的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我市已投入1.4亿元共建成20家,在这里,老人们实现了白天入住、晚上回家,既享受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养老服务,又不必远离家门、亲人分离的养老梦想。

目前,我市已投资2.7亿元建成社区服务中心383家。社区服务中心引进专业社工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服务,成为社区老人消遣、娱乐、健身、交流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艾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