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不离家是大势所趋
“养老不离家”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近10年来,老年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认为在家中居住舒适,可以自由安排日常活动,加上养老机构规模和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养老回归家庭、回归社区,是大势所趋。
到2015年,本市将基本形成“9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97%老年人居家养老(94%老年人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分散居家养老,3%老年人在老年宜居社区集中居家养老);3%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两级财政购买养老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老年助餐服务设施206个,其中:中心城区建设完成6个区级老年配餐服务中心;建设中央厨房级老年配餐服务中心2个,社区老年食堂198个,中心城区老年配餐服务社区覆盖率已达到75%;已完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95个,社区(村)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405个。实现了全市每个街、乡镇各建有一处老年日间照料服务设施。
本市实施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市和区县两级财政设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居家养老护理补贴”专项经费,按1:1配比出资,为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特困救助和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和8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市级劳动模范、失能老人、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老年人购买服务。服务标准按照轻、中、重,分别给予每月100元、150元、200元的服务补贴和每月50元、50元、200元的护理补贴。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常规项目有:理发、修脚、日常卫生清洁、医疗保健、卫生扫除、为老人洗浴等。
入户提供“订单式”服务
居家养老,需要整合社区资源和社会力量,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就餐配餐、家政服务、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法律维权、安全援助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本市按照就近就便、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一批虚拟养老院,推进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将120医疗救助等资源纳入其中,实现服务需求15分钟受理、服务提供15分钟到达、服务回访15分钟做到。
对不能出门的老年人,由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和家政服务企业按照“走进去”的方式,入户提供专业化的“订单式”延伸服务;对能够走出家门的老年人,由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提供所需服务;对需要临时托养的老年人,由托老所提供短期托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