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老机制越来越完善,也吸引了全球众多国家的关注。
2012年11月29日,来自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十多位社会养老问题专家齐聚深圳麒麟山庄,参加由深圳市老龄委举办的“深圳市社会养老服务发展体系建设”研讨会。各国专家学者在会上与深圳老龄工作专家、教授一起,围绕我市《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充分交流并积极献计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对策。
目前深圳市级公办养老机构只有1家,区级6家,街道18家;民办民营的也只有6家。而即使是这并不密集的30余家养老机构,也因为体制、机制等原因,出现市、区两级官办养老机构满员并有多达近万名老人排队等待入住外,而街道一级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却大量床位空置,入住率分别不足50%和40%。
据了解,深圳市《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正在加紧出台中。记者从该《意见》意见稿中了解到,改革公办福利机构设施,完善老年人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养老服务机构。对境内外符合条件的投资者给予一定税收优惠等政策,将被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2010年到2011年,深圳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从2.95%激增到6.69%,到201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7.1%,到2020年达到9.7%,按国际标准,这标志着深圳将在10年后开始步入老年社会。”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有专家特别指出,由于移民城市的特点、首批“拓荒牛”渐老、“候鸟老人”大量聚集的具体实情,使深圳步入老年社会的步伐比其他城市要更为迅疾和突然,目前估算我们只有10年的时间做好各项应对准备。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相信这是一个美好前景,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