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关爱老人,除了“回家”还要做啥?(图)

2013/1/6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 ]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虹桥社区。刘江瑞 摄

编者按

“代表委员进社区”是本报每年“两会”期间的互动栏目,开办几年来,为代表委员收集民情民意、百姓呼声直通“两会”架起又一座桥梁。随着“两会”启幕,本报“代表委员进社区”栏目再次和读者见面。

嘉宾名片

人大代表 邓慧艳(仪征大市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

政协委员 周业红(扬州业红足艺总经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标志着,“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昨天,本报特邀市人大代表邓慧艳、政协委员周业红走进双桥街道虹桥社区,一起关注“常回家看看”。

【心声】

子女回家时,老人最快乐

“老头子去世后,儿子不放心我一个人住,就搬回家和我一起过了,如果不是儿子,我肯定很孤单,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了。”68岁的仇平去年刚失去老伴,她自己听力又不好,好在儿子很孝顺。她说,以前老两口和儿子一直分开住,“两个人一起好好的还行,就怕一个人先走了,这时,子女更应该常回家。”

“我一子一女都不在我们身边,只有周六周日才回来,一回来就有说有笑的,热闹得不得了,孙女特别讨喜。”家住念四新村23栋的陈正云精神还可以,参加了长跑队,下午打打乒乓球、跳跳广场舞,老两口生活也挺充实的,双休日则是一周中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子女回家了。

体谅孩子,“常回家”不易

“儿子、儿媳都下岗,在外打零工,也不容易,他们一般只有周六周日回来看看。”焦金霞也是空巢老人,她很体谅孩子的不易,她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表示,孩子天天陪伴在自己身边也不现实,“要挣钱养家,还有小孩子要照顾,生活压力也很大。”

“现在很多家庭子女和父母都是分开住,我们六七十岁生活还能自理,年龄大了就麻烦了,我就打算到时候住进敬老院。”王永祥老人也说,子女不能经常回来并不说明子女就不孝顺,子女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老年人也要破除旧观念,自己照顾好自己,减轻子女的负担。

“我父母都在外地,我想常回家看看呢,但也不容易,单位经常加班,孩子还小,也要照顾,这边老人一生病,那边就顾不上了。”作为年轻一族,居民小严表示,自己也想常回家看看,但父母在外地,自己只能尽量做到,一般是每周打个电话回去。

老少同担心:最怕老人生病

在座谈交流中,相对于“常回家看看”,父母身体是否健康才是最让人关心的。

“我们老两口平时身体好好的还好,就怕有一个人身体不好,那就麻烦了,要照顾病人,又要弄饭弄菜。孩子们有个工作也不容易,又有小孩子上学,只能每天抽空来看看。”陈正云说。

小严家是4代同堂,一家人其乐融融,她说,最希望的就是一家人身体好好的;自己爱人的爷爷奶奶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最近几年,不是这个喊不舒服了,就是那个有个毛病,好在老人有5个子女,轮流陪伴。

“我现在既希望老人身体好好的,也要把自己保重好,以后两家的父母我们肯定是要照顾的,"常回家看看"不是什么问题,就怕万一哪个身体不好。”陈正云说。

【建议】 老人活动场地再多些

“老年人也不能全依赖子女照顾,自己也要会找快乐。我觉得社区的活动场地还要增加,活动的内容还要多一些。”昨天的见面现场,王永祥老人说道。

他说,虹桥社区平时比较关心老人,社区有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这样老人们也有个玩乐的地方,但场地还是嫌小、嫌少,有些活动开展不起来,希望社区的活动再丰富一些,多开展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现在白天只能看书、打牌、看电视,活动略嫌单调了些。”

社区义工盼资金扶助

虹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老人特别多,60岁以上的就有近2000人,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他们申报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找社区。此外,社区的七彩虹义工队也会组织义工上门。

但他认为,为老人服务也不能完全依靠义工,希望有关方面加大对社区义工队的资金扶持,将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结合起来,这样,社区那些有困难的老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帮助,也可解决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念四新村有个老太,患有白内障,子女都不在身边,平时一到下雨天就需要义工帮助买菜或送餐。”这位工作人员说,社区很多类似的老人需要义工帮助,如果能投入一部分有偿服务,可解决很多难题。

“除了期盼资金扶持,我们也希望有能力的企业,多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我们曾有一个美好的设想,企业社区服务若达到一定的量,在某些方面就能获得优惠,这对于社区也是一种帮助,也是扶助社区、关爱老人的举措。”

【回应】 将整理成提案、议案

谈自己、谈别人,说问题、想办法……在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交流中,居民们敞开心扉和代表委员拉家常。

“立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是关爱老人的一个方面,也希望社区组织志愿者经常上门陪伴老人,年轻时帮老人,自己老了就是别人帮你。”人大代表邓慧艳说。

政协委员周业红对老人问题也深有同感。她说,自己的父亲因病去世前曾硬拖了两年,3个子女轮流照顾,无微不至,“我们工作时间都比较灵活,有这个优势,有时我们也想,若我们都是正常的上班族,真的耗不起这个时间,有一次带父亲去医院看病,挂号排队就花了近一个上午。”

邓慧艳也举了自己身边的例子。她所在的社区有一个独居老人,老伴去世后和儿子一起生活,儿子因故离开家后,瘫在床上的老人生活一下子成了难题,社区请邻居帮助送来一日三餐,但其他问题还是难以解决。“社区需要有一支助老爱老的志愿者队伍,但这支队伍也需要有关方面给予扶持。”

“关爱老人,常回家看看是一个方面,但这远远不够。我们俩刚才也商讨了一下,觉得可以形成提案、议案,吁请有关方面重视。”邓慧艳和周业红都表示,回去以后将把居民们反映的这些问题整理出来,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助老。(通讯员 徐永骏 记者 仲冬兰)

责任编辑:wallace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