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这是法律。”美联社用这样的口吻描述我国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于中国此举有意解决老人被遗弃或忽视问题,外媒的解读正如美联社所称:中国的快速发展开始面临照顾老人难的问题,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大家庭”不断分裂的问题。
实际上,养老不光是中国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这些国家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印度就通过法律规定,“忽视老人”者将被判入狱三个月,经济发达的日本也有多部法律保障老人权益。
印度:“忽视老人”判入狱三个月
狠
人口众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印度社会似乎也有着中国的影子。2007年,印度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忽视老人”的子女将被判入狱三个月。印度如此做法是因为,在这个一向注重敬老的国家,如今虐待老人的情况不断出现。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分居”成为社会习俗,老人随即被看做负担。印度立法文件中写道:“大家庭系统消退,老年人目前正在被抛弃。”这项法律规定,如果孩子不照顾父母,将被关上三个月。
实际上,印度并不算是老龄化国家,2007年时51%的人口都在25岁以下,三分之二在35岁以下。但是印度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预计2016年将达到1.13亿人超过60岁,2007年这一数字为8100万,到2026年,这一数字更将攀升到1.79亿。
在印度,经常会有抛弃或者虐待老人的报道,而这一项新法律就是要给予老人更多关注、照顾和保护。
北欧:规定子女与父母居所距离
细
如果印度法律还留了余地,卡在“抛弃”的红线上,那么北欧国家的做法更为量化。据悉, 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关于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
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连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从立法上保证赡养行为的质量。
日本:也曾“弃老” 如今保障健全
全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日本老龄化的一个特点是老年人与子女同居比例的下降。“空巢老人”在日本也十分普遍。
“过去十年间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金钱可能是日本老年人频频犯罪的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绝非如此。” 日本作家藤原智美在《失控的老年人》一书中称,过去日本老年人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能够得到社会的尊敬和关怀。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一些老人甚至根本不认识他们的邻居。
二战结束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年年提升,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数量迅速增加,而就业女性比例的扩大和小家庭的诞生,使独居老人增多、家庭式的看护能力下降,出现了一些老年人自杀、老年人被虐待等看护问题。
为保障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身心健康,日本政府着手健全法律制度,包括《生活保护法》、《老人福利法》等等。如今在东北亚国家中,日本具有较为健全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仅六成州要求子女赡养父母
独
在养老问题上,美国和中国有一个很相近的地方,即不少父母不和子女住在一起,而是独立生活,或者由养老院及陪助型公寓照顾。
当然,与中国快速城市化、人口流动性强不同,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口地理分布很广,很多儿女都不住在父母身边,而且习惯独立生活的美国人,老年人也并不愿意依赖儿女。同时,成年儿女,一般来说对父母没有法律和经济上的义务。
目前美国50个州当中,有30个州的法律要求子女在年老的父母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赡养他们,其余20个州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且要建立全国性赡养父母法律的努力也未曾奏效。全美老年人法律研究院主席、俄亥俄州律师威廉姆·布朗宁曾对此分析说:“从传统上讲,美国的社会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专家说法
应让子女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今天上午,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立法明确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实际上是一个伦理道德的规范,要得到切实的执行,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他告诉记者,相关立法中添加这么一条,说明立法者已经意识到我国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过,目前这一规定只能属于伦理道德范畴,并不能强制执行,否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定期探望,如果父母和子女不在一个城市,就会产生一个交通成本问题,这将成为儿女的负担。
郝演苏指出,未来的趋势是社会化养老,即动用整个社会力量,包括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在欧美等国家,这种做法基本已经进入稳定状态。二战后,欧美国家也出现了儿女不在老人身边等情况,于是逐渐建立起社会化养老,而不再单独依赖儿女。
郝演苏认为,归根结底,将来还是要建立社会化养老,按照老人的数量配置养老院,按照我国的发展程度,应该不是问题。此外,还要完善休假制度,让年轻人有时间回家看看。文/记者 王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