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正在做火笼寒冷的冬天,商洛山区不少群众都习惯用火笼取暖。在山阳县,程传绪老人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50多年来将小小的火笼做成了独门生意,赢得了“火笼大王”的美称。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山阳县高坝店镇石桥村三组,程传绪老人就住在村口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院里。进门4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几乎全成了他的加工厂,屋子里有做活用的台钳和大量的铁丝,其中一间房子里放满了已经做好的火笼。见到程老时,他正在用铁丝编织火笼,一双手很是熟练地拧着铁丝,不一会儿一个火笼就做好了。记者看到,老人做的火笼上下两头收口较小,里面镶有一个搪瓷盆子,乍一看倒像一个精致漂亮的灯笼,填炭、倒灰和搬动起来都很方便。
程老告诉记者,他年幼时家里十分贫困,为了谋一技之长养家糊口,看到村里来的外乡人做篾匠活,他就蹲在人家旁边观察学习,后来他还学会了做鸟笼、花篮和笊篱等。除了模仿,他还经常别出心裁,如将通常为圆形的鸟笼做成六棱的,内设鸟踏的架子、喝水的瓶子和休息的卧台,做好了用红绿漆一染,非常漂亮∩是他很快发现,由于大多数人家庭贫困,灯笼、鸟笼和花篮的销路都不好。经过摸索,他创造性地把灯笼的编法用来编火笼,做出的火笼不仅实用方便,而且美观大方,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程传绪开始在家里悄悄地做起了火笼子。他白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晚上回家做火笼子,然后拿到县城去卖,家里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干完了农活就“猫”在家里,不分白天黑夜做火笼,一天平均能做四五个,一次拉回一大卡车铁丝,不到一年就用完了。到了秋冬季节外销,几乎是做多少卖多少。
凭着这手绝活,程传绪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但老人说,由于这个手艺活是个慢性子活,有几个人跟着他做了几年也不做了,这是他最为惋惜遗憾的。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山阳县高坝店镇石桥村三组,程传绪老人就住在村口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院里。进门4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几乎全成了他的加工厂,屋子里有做活用的台钳和大量的铁丝,其中一间房子里放满了已经做好的火笼。见到程老时,他正在用铁丝编织火笼,一双手很是熟练地拧着铁丝,不一会儿一个火笼就做好了。记者看到,老人做的火笼上下两头收口较小,里面镶有一个搪瓷盆子,乍一看倒像一个精致漂亮的灯笼,填炭、倒灰和搬动起来都很方便。
程老告诉记者,他年幼时家里十分贫困,为了谋一技之长养家糊口,看到村里来的外乡人做篾匠活,他就蹲在人家旁边观察学习,后来他还学会了做鸟笼、花篮和笊篱等。除了模仿,他还经常别出心裁,如将通常为圆形的鸟笼做成六棱的,内设鸟踏的架子、喝水的瓶子和休息的卧台,做好了用红绿漆一染,非常漂亮∩是他很快发现,由于大多数人家庭贫困,灯笼、鸟笼和花篮的销路都不好。经过摸索,他创造性地把灯笼的编法用来编火笼,做出的火笼不仅实用方便,而且美观大方,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程传绪开始在家里悄悄地做起了火笼子。他白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晚上回家做火笼子,然后拿到县城去卖,家里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干完了农活就“猫”在家里,不分白天黑夜做火笼,一天平均能做四五个,一次拉回一大卡车铁丝,不到一年就用完了。到了秋冬季节外销,几乎是做多少卖多少。
凭着这手绝活,程传绪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但老人说,由于这个手艺活是个慢性子活,有几个人跟着他做了几年也不做了,这是他最为惋惜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