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寒冬中街头高龄劳动者艰难谋生折射养老保障短板需补齐

2014/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 ]

元旦前夕,记者在郑州采访了一批这样的高龄劳动者:“鞋垫爷爷”“煎饼奶奶”“环卫奶奶”,家庭经济困难是他们出来劳作的首要原因。专家认为,这凸显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保障水平过低的短板,需采取措施加以完善,以应对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高龄劳动者素描:艰辛劳动 微薄收入

二七商圈卖鞋垫的贾奶奶82岁,在郑州二七商圈摆摊卖鞋垫,老伴去世快40年了。“一个月发50块养老金,其他啥也没有,找过办事处,说我有儿有女,不能申请低保。”

实际上,贾奶奶的孩子生活状况都一般。“儿子一个月1000多块,儿媳妇没工作,三个闺女都下岗了,孙子20多岁,参军回来找了份工作,开几百块,够他一个人花。”

她跟着儿子住,却从来不向儿子要钱:“儿子得养活几口人呢,都跟他在一块吃饭了,还咋再要钱?我多少弄个三五块,就够自己零花了。”

贾奶奶每天下午两点出来摆摊,五六点钟回去。“有时候一天5块钱也挣不到,孩子也不让我出来,但我想出来活动活动。”“城管撵,商场的人也撵,这也不叫搁,那也不叫搁,撵了我就走。”

在自家小区门口摆摊的崔文英一般下午3点到7点都会摆一个钢丝床,卖一些拖鞋、鞋垫、袜子之类的小物品。82岁的她告诉记者,出来摆摊已经有20多年了,之前,还卖过水果、玩具等。

“有时候挣七八块,有时候挣三四块。”崔文英说:“孩子挣钱少,我出来卖点东西,不管多少,总能顾顾生活。”

崔文英有3个儿子,二儿子病退,每个月靠几百块退休金生活,小儿子离婚,在郑州西郊打零工,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她年轻时在郑州一家消防器材厂上班,现在每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这对家里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农村来郑州做环卫工的王月芬66岁,看起来却像70多岁。她是开封杞县人,和老伴来郑州7年,一起干环卫工有2年了,老伴和她同龄,两个人轮流干活,拿一份工资,每月1100元左右。

她儿子在新疆打工,儿媳妇在家带孩子上学。“孩子去打工,孙子问我要钱,没钱怎么办?”“出来打工能顾着俺俩,不给孩子找麻烦就行了。”“在家也闲不住,出来就当锻炼身体,等干不动了,就回老家了。”

记者问她,在家有没有参加什么养老保险。她说,不知道有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公司,只知道跟着老乡来这里干活可以拿钱。

高龄劳作原因各异 经济困难是主因

这些老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生活在城里,但家庭并不宽裕,老人希望通过劳作补贴一点家用;一类是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高龄老人;还有一类是家里衣食无忧,纯粹为排遣寂寞而出来劳作的老人。

贾奶奶和崔文英属于第一类高龄劳动者。他们的子女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有些老人还能领取上千元的退休金,不过,他们的家庭又都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比如,生病、下岗等,收入不足以维持整个家庭过上体面生活,老人多通过做些小买卖的方式来为家庭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

王月芬夫妇属于第二类高龄劳动者。他们属于特殊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状况同样不宽裕,在农村又没有取得较高收入的途径,就到城市里从事一些相对较辛苦的劳动。

第三类高龄劳动者数量不多,但其反映的老人精神生活空虚现象却普遍存在。83岁的杜奶奶在郑州一处天桥下面卖鞋垫。她从郑州一家国营糕点厂退休,有退休金,不愁吃穿。四儿一女也都成家立业,她轮流在孩子家居住,儿女们也不愿她出来。但她说:“在家闲得发慌,最主要是想出来散散心,见到你们这些年轻人说说话,就很高兴了。”

凸显养老保障短板急需补齐

这些高龄劳动者数量在全国并不算很多,但往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甚至引起人们对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养老保障体系的质疑。专家认为,这些高龄劳动者的生活处境、面临难题等折射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保障水平过低、保障面不全等短板,尚需加以完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樊明说,中国的养老保障水平尚不能完全做到让所有老人老有所养,尤其是农村老人,依据现有的新农保参保水平,很多农村老人到达年龄后只能领取几十元的养老保险,这根本无法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他认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起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但不同保险制度之间仍存在较大经济差距,这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内在的不平衡。

樊明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要求,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让更多老人能依靠制度老有所养,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政府应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多建设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和场所,鼓励老年人自发组织社团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明淼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