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近日表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总体目标、基本要求是明确的,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将来将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
毫无疑问,破除双轨制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大难点。因为,它的难点不在于制度如何制定,而在于利益如何调整,在于既得利益者能否从大局出发,作出利益上的让步,从而使制度的制定不出现过大的阻力。
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制度的制定者,恰恰是利益的既得者。也就是说,是要让既得利益者“革”自己的“命”、“破”自己的“立”、“舍”自己的“利”。否则,这项制度就没有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起,有关方面就开始组织解决双轨制问题的试点工作了。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听到试点取得突破的消息,甚至没有看到哪个试点地区拿出可以用来讨论和争论的方案。这也足以看出,破除双轨制是何等之难。
事实也是如此,拿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在没有足够觉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拿出具体行动来的,所产生的阻力和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意味着,如果就事论事,就解决双轨制问题谈如何破除双轨制,会使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走向死胡同。因为,破除双轨制的核心,根本不在养老制度,而在人事制度,在于能否打破公务员的终身制。
想一想,企业员工因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已经基本破除了终身制。即便尚未完全破除终身制的垄断国企,其新招的员工,也大多实行了合同制。自然,养老保险等也就会按照非终身制执行。
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务员,迄今为止仍然是手捧“金饭碗”,亦即只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门,就不怕丢饭碗,就不怕没有让人眼红的收入。那么,又怎么可能不出现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呢?又怎么可能与企业员工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呢?
这就要求,要想解决养老保险的双轨制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公务员的终身制问题,让公务员的“金饭碗”也变成“泥饭碗”、“瓷饭碗”,能够不永远躺在保险箱中。否则,即便养老金发放标准统一了,收入差距拉平了,也很难认为双轨制问题解决了。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赖于行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使公务员与企业员工之间建立能够自由流动、互通有无的机制。而不是目前的只能公务员向企业流动的单向机制、僵化机制。甚至出现公务员兼职企业,两头得利的尴尬现象。
至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想法,作为改革的一种补充,自然是可以进行探索的。但是,在公务员终身制没有打破的情况下,这样的改革,至多也是一种修修补补,而不会对解决双轨制问题产生根本性的突破。因为,如果“碗”的念金量不同,双轨制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围绕“碗”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还会继续发生。
所以,解决养老保险双轨制问题,能否不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能否真正让社会公众接受和满意,关键不在企业这头养老金发放标准能否提高、提高多少。而且,按照目前各地养老金收支现状以及企业的运行状况,也不允许过快、过大幅度地提高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同时,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等从表面看能够有效弥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手段,也很难得到缴费者的认可和接受。真正关键的问题,就是尽快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打破公务员终身制格局,让公务员与企业员工具有基本平等的地位,从而真正实现养老制度的地位平等、权利平等和待遇平等。也只有这样,养老制度才会真正一碗水短平,让每个公民都成为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而不是非宪法制度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