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多部委在近期召开的一个闭门会议上就养老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
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初衷是为了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对职工从一进厂开始就包办一切,包括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都需要管起来。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的要求下,这种企业格局已不能适应,因此,由政府主导的养老体制随之建立起来。
但是,这种因企业改革而建立起来的养老制度却带有先天性的缺陷,比如,忽视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同步推进,于是形成了养老“双轨制”;再比如,在企业卸去了养老包袱的同时,国家又不得不用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来应付,从而形成了“前吃后空”的养老金支付格局,导致养老金长期收不抵支。因此,改革现行的养老制度,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
从目前零星的报道来看,此次上会讨论的养老改革方案共有4个,分别由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提供。尽管此前签了保密协议,但相关内容已经向外界透露,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在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并轨上达成了共识。如果这个信息属实,那应该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养老金并轨是顺应民意的一项改革,而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尽管的确需要职工及其所在单位为此多付出,但由于事实上职工工作年限通常远远高于15年的缴费期限,因此此项改革的阻力应该相对不会很大。
尽管此次闭门会议传出的信息从总体上值得期待,但仍有诸多悬疑让民众不能放心。按有关部门的设想,此次闭门会议只是政府部门和专家之间的讨论,此后还有政府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讨论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排除某些部门或某些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的利益需求而提出新的设想,比如将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拿出来,已经达成的一些共识就有可能被推翻,从而再度引发社会不满。这种情况之所以可能出现,关键在于讨论和研究缺少了民众的广泛参与。
养老制度的改革关系到每一个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这种改革必须接纳民意。此前,一些政府部门热心于向社会释放延迟退休的“气球”,由于其从根本上颠覆了民众的人生体验,因此引发了社会上强烈的不安情绪,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政府部门缺乏接纳民意的诚意和勇气。因此,此次对养老制度的改革,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改变闭门讨论的做法,将有关方案交予全民讨论,甚至可以利用工会等群众组织进行广泛讨论,在此基础上求得一个在民众当中能够建立起最大共识的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只有能够最广泛地代表民众利益的改革,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制订的方案也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