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出台本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的正常反应,但是文件中的一句话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被外界解读为“以房养老”。有网友调侃道:“从明天起/我的房子/交给银行/不再上班/就此养老。”
实际情况是,反向抵押养老需要诸如拥有二套房等一定条件才能申请,是为了提高老人生活品质的补充措施,多年前已经试点,但是未能大范围实行,现今中信银行仍有此业务。“冷饭”被“爆炒”自然与高房价引发社会情绪和网络的添油加醋有关,不可否认的是,曾几何时毋庸置疑的“养儿防老”已不再是常识,如今看来,指望一个可能需要“啃老”才付得起首付买房娶妻、之后还要赡养四个老人的儿子,也许远没有用一套房子养老来得实在。
房子占据了人们的眼球,《意见》的关注面绝不是几个平方米。《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我国目前养老保障体系的三个大层次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这是在1993年到2005年一系列变革后初步形成的。《意见》并没有触及业已形成的基本框架,而是试图运用政策把更多的社会力量导向养老行业,“借船出海”的意味似乎更大。
《意见》的主要任务包括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等。这将直接刺激养老服务业的本身巨大产品和服务需求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目标数亿人口的养老产业巨舰已经浮出水面。
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医疗保健行业。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健康问题的比例非常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保养保健、专业护理是刚性需求。现行养老体制下,很多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护理服务,《意见》的落实将促进医疗资源向老年倾斜,未来将催生巨大的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医疗产品需求。
此外,针对老年人的医疗IT、自动报警、电子档案、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的发展,将为医疗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老年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医疗信息服务,《意见》中提出的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的要求,还包括老年电子商务、家政预约、物品代购、服务缴费。已经有企业提出“居家养老云服务”的设想。
《意见》中明确强调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门槛、鼓励境外资本、民营企业进入。闻风而动的地产界立即推出了“养老地产”的概念,可探其实质,大多是基于创办养老机构的用地,土地出让金较低,并享有福利彩票公益基金、地方财政专项补助、银行贷款利率等各项优惠,因此迅速成为房地产资金追逐的对象。
万科集团已召开集团第三次养老业务讨论会,试图找到养老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万科总裁郁亮在不久前公司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说:“我为什么强调是养老业务而不是养老地产?因为养老一定是一个服务,房子只是一个工具,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养老服务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产、医疗健康服务、文化娱乐、金融等方方面面,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医疗、生活、信息等服务只是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未来老年人需求市场的进一步激发,将会为老年人教育、旅游、文化休闲等带来机遇。
《意见》基于“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的现状出台,眼下养老服务概念股上涨是《意见》出台后最直接的表现。股市总是先行于市场,市场还在静待各地政策细则和配套措施的落实。
尽管有学者评价,世界上可能找不出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过去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养老保障体系改革蓝图数度经历变迁。国家推进养老服务的决心、环境的成长,没有赶上人口老化的速度,现在必须敲敲打打让飞速前进的中国列车更适合老年乘客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