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以房养老赞同率直追养儿防老 近7成老年人表示接受

2013/9/23 来源:新浪 作者:佚名 [ ]

 

市统计局昨发布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本市近7成老年人倾向家庭养老这一传统方式。“养儿防老”的观念也依旧根深蒂固,获得近9成老年人赞同。此外,对于“以房养老”这一新观念,近7成受访老年人表示能够接受。

近7成受访者倾向家庭养老

尽管当下城乡居民家庭小型化形态基本形成,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仍是首选养老方式。调查显示,有67.3%的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21.2%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另有11.1%和0.4%则倾向“机构养老”和“其它方式养老”。从区域看,有74.7%农村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高出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从年龄看,高龄老年人更渴望家庭关怀,更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调查中,70岁以上受访者中70.9%选择“家庭养老”,比重高出60岁-70岁群体6.1个百分点。从收入水平看,有74.1%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倾向于“家庭传统养老”,高出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表明经济条件也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老年人由于伤病导致生活无法自理,选择前往养老机构。徐汇区某老人有四子女,之前一直住在小女儿家,但意外摔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几位子女在商量后决定将老人送至养老机构看护。“起初老人不愿意去那边,觉得被抛弃了。但过了半年,叫她回来住她都不肯了。”老人的一名子女说,老人在养老机构有医生看护,有朋友聊天,吃喝洗漱都有专人负责,觉得那边比家里还好。

“纯老”更接受社区居家养老

此次调查,“纯老”家庭超过半数。其中,老两口家庭43.7%,独居家庭7.5%,两代老人家庭2.6%。调查显示,“纯老”家庭老年人除选择传统家庭养老,对社区居家养老意向较高,有24.7%的受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比重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

“我现在就是请护工到家里来帮忙,去养老院觉得不习惯。”虹口区的一对老夫妇膝下无子,丈夫因脑溢血有记忆障碍,妻子则有着严重关节炎。所幸,两人除了自宅外还有一套沿街小屋,出租后,两人用租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到家中打扫卫生、洗衣买菜。

专家表示,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调查中,受访者认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可以不离开熟悉环境”,“对家人照顾不到的地方进行补充”。另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多元化”和“费用较低”也是他们选择这一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养儿防老”与“以房养老”

“养儿防老”观念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根深蒂固。调查显示,有42.3%的受访者表示“赞同”,45.2%的表示“较赞同”,两者合计87.5%;12.5%表示“不赞同”。尤其是农村地区,“养儿防老”依然是一致认同的养老模式,94%的农村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养儿防老。

在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突现的社会环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养老”,也受到大部分老年人的欢迎。调查显示,有7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以房养老”,26.9%表示“不赞同”。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不赞同的主要原因是:“‘以房养老’容易激发家庭矛盾”、“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不需要‘以房养老’”。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无法实施以房养老。

“儿女还等着我的房子呢,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抵押掉。”一位家住杨浦区的82岁独居老人认为,自己身体没有问题,养老金也足够,儿女们也会定时来看望她,没有必要选择以房养老。

每百位老人有2.9张养老床位

面对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本市也正在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02年以来,市政府每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实事项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2002年-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由417家增加至631家,增长51.3%;养老机构床位数由3.34万张增加至10.52万张,增长2.14倍。2012年,本市每100位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有2.9张养老床位。2012年,本市拥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13家,为1.1万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92家,受益老年人5.4万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有“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上,本市为老服务内容不断延伸与拓展,其中就包括“老伙伴”计划。该计划由低龄老人定期为8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以互助关爱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目前共有10.55万名高龄老人成为受益人。

养老服务人员多为“4050”

统计局专家表示,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比例为2.9%。调查显示,有11.1%的受访者希望在“机构养老”,尤其是“纯老”家庭中的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1%表示倾向机构养老。可以预见,随着本市“纯老”家庭和高龄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养老机构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显突出。受访者反映,条件稍好或者公办的养老机构要预约排队等候1年左右才能入住,对身体状况差、没有人照料的老人可能因为排队老人太多而住不进去。如何确保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需求,有关部门应及时研究并尽快解决。

专家也提到由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只能从事一些助餐、居家清洁等生活照料服务,已不能满足老年人迫切需要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社交帮助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菁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