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民政部:以房养老只是种探索 公众勿以偏概全

2013/9/21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 ]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以房养老”问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民政部昨天首次通过其官网公开回应称,“以房养老”只是通过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养老服务的举措之一,而且是试点性举措,希望社会及媒体对国务院有关意见全面理解,勿以偏概全。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以房养老”在国外一些国家已有成熟的做法。这次国务院意见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开展这方面的试点,是积极慎重稳妥的,目的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进而构建多样化、多层次、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模式。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意见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所谓“以房养老”,只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中的一句话,而且明确是开展试点。在随国务院意见同时下发的重点任务分工中,也只是45项重点任务分工中第27项有关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中的一个子项目。因此,对国务院意见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不能以偏概全、误导公众。

>>观点

以房养老并非政府转嫁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以房养老”。

这一消息恰好在延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男当园丁女编织”等围绕养老制度的激烈争论之时发布,大多数舆论对于“以房养老”表现出了相当的抵触和疑虑情绪。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在政府责任和“以房养老”在国内的水土不服上。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主席、养老住区专委会主任陈宏认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只是《意见》里融资政策中提到的一条,并不代表政府转嫁责任,与基本养老制度和财政兜底也并不冲突。

北控老年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负责人徐涛也认为,“以房养老”仅仅是提供了一条市场化的、可选的养老产品,并不替代政府、社会的责任和个人的赡养义务。以房养老这种“倒按揭”模式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在大规模推行之前,还需有关各方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探索

我国将有规划地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13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近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9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最近几天,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提出的“男耕女织式”养老方案,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很多。相比之下,由国务院提出的“以房养老”方案,无疑要靠谱得多,也现实得多。“以房养老”是世界各国流行的一种养老模式,就是房主把拥有合法产权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或银行等商业机构,这些商业机构按照评估得出的房屋价值,按月付给房主养老金,直到房主去世,房子产权归商业机构所有。

在国外,“以房养老”是一种成熟的金融养老方式,但在国内,这种做法却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笔者看来,“以房养老”要想本土化,“中国式以房养老”要想取得成功,仅靠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意见》的推动还远远不够,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至少需要迈过以下三道门槛。

首先要过的是“观念关”。在那些观念比较传统的老年人看来,自己辛苦一辈子挣来的一套房,死后却成了别人的,心理上恐怕接受不了。而且,很多老人的子女可能还等着继承父母的这笔“遗产”呢,如果房子最终要归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这些“外人”所有,恐怕会影响到子女和父母的感情。

其次要过的是“政策关”。“以房养老”牵涉到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牵涉到房地产评估、产权确定、人的寿命预期等诸多因素。既然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涉及如此众多的领域和部门,没有政府机构从中协调关系和打通环节,恐怕很难实施下去。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承担起这份责任来,为以房养老打开方便之门。

最后要过的是“风险关”。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难以预测,对银行来说,正向按揭贷款的风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小的,而“倒按揭”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不断增大。业内还普遍担心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70年产权”问题——现有房屋的产权只有70年,产权到期后如何处置,依然存在政策盲点。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银行就无法真正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走得踏实。

作为一种在国外业已成熟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能否在国内扎根发芽、惠及百姓,我们心怀期待。不过,这种“倒按揭”模式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在大规模推行之前,恐怕还需要政府部门和有关各方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探索。

责任编辑:菁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