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清华教授雷人养老言论 惹得网友嘘声四起

2013/9/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 ]

8月12日,杨燕绥接受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节目采访

记者问:“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那这15年怎么办?”

杨燕绥说:“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参加社会服务,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

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近日被吐槽:居民可提前退休,但要到65岁才能领取养老金。那么,50岁退休65岁才领取养老金的人,中间15年怎么办?清华大学养老改革方案设计专家团队成员杨燕绥教授给出的回答是:可以去养老院洗衣服做园丁。

养老服务提供工作机会

近日,清华大学养老改革方案设计专家团队成员杨燕绥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0岁退休65岁才领取养老金的人,中间15年可以去养老院做义工,可以去陪陪老人,帮他们做做饭、洗洗衣服。网友纷纷表示难以认同此言论。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截图是否对杨燕绥的观点有曲解?园丁及做饭洗衣这些工作是否适合“40、50后”来做?

昨日,杨燕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对网上这段争议颇大的视频进行了回应解释。杨燕绥表示,这段视频是她在8月12日左右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录制的。“当时在谈居家就近参与养老服务,讲到男性到养老院里,包括做园丁做修理工,女性可以洗衣服做饭,给老人提供贴身服务,这是我讲的。”现在网络上是单独把她说的“洗衣服做园丁”提炼出来“让老百姓看最抢眼的”。杨燕绥表示,为什么“40、50后”不可以做上面提到的那些工作?“一说做园丁就是错误的吗?帮老人洗洗衣服做做饭就错了吗?”

杨燕绥说她曾经参观过国内某养老社区,其中的管理人员很少,大部分是做清洁与贴身服务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月收入大约为3000元,能够保证生活需求。

杨燕绥认为,懂生活、会护理的“40、50、60后”进入社会养老服务业,这是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人口年龄结构转型必然发生的变化。让50、60岁的人去照顾70、80岁的人,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中国或步入超老龄社会

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改革体制方案在8月份经媒体披露后,其中提到的“逐步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到2030年65岁领养老金”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对此,杨燕绥说,之所以制定“2030年”和“65岁”这两个数字,是因为到2030年,孩子少了而老年人寿命延长,人口失衡问题将继续深化,中国有可能进入超老龄社会。

“一般来讲,10个劳动人口养1个老人叫进入老龄社会;5个劳动人口养1个老人叫深度老龄社会;2个劳动人口养1个老人叫超老龄社会,我国现在实际的赡养比例是3个劳动人口养1个老年人。参照德国、日本等接近超老龄化社会国家的做法,是把15岁到64岁的人看作劳动人口的。其中,还要减去在校生、减去失业的、低收入的、64岁以前提前退休的人口,剩下的才是真正有供养能力的人。”

杨燕绥说:“当一个国家进入超老龄社会之前,必须做好准备。改变未备先老,需要什么准备呢?老年人有资产,老年服务业成熟,老年社会文化成熟。正因为这样,我们把时间算在2030年之前。如果生育政策不调整,而我们年轻人养孩子、买房子负担太重,总的生育率继续下降,也就是2030年之后,年轻人更少,老年人口的比例更高,情况将变得更糟。”

杨燕绥

给出3种选择

一个人如果满足缴费年限,但距离领取养老金还有一段时间,那该怎么办?杨燕绥认为有3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

这个人回家给儿子看孩子,儿子供养。或者自己有足够的收入,他开始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是比较美好的一种情况。

第二种选择

他可能家庭困难,或者老伴没有工作,他需要继续干,这样他比别人缴费增加,增加的缴费年限是可以领取奖励养老金的。

第三种选择

有些人由于健康或其他原因,没有就业能力,这些人可以有一段时间领失业保险,还有一段时间领低保,甚至提前领取养老金。

网友反响

对于杨燕绥提出的“去养老院洗衣做园丁”,网络上嘘声四起,多数网友表示不赞成杨燕绥的观点!

@耕读堂主人:清华教授杨燕绥说退休后的老人都去养老院做园丁洗衣服,希望从她做起。

@委员胡明伟:杨燕绥,你已经六十岁了,还不退休?还不陪你老伴去做园丁?还不去给老人洗衣服?

@非衣阳舍予:杨燕绥说“40、50人员洗衣服做园丁没有错,让50、60岁的人去照顾70、80岁的人,这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屁话!我爸妈七八十岁的时候我正好五六十岁,自然是我照顾。什么狗屁社会转型的自然结果。但是让我退休了专职照顾他们,谁发我工资?我爸妈?这砖家真是脑子进水!

@龙世兴:遍地园丁,遍地洗衣妇;园丁多于游园人,洗衣妇多于衣服鞋帽;多人服务一人,如同大观园。这样的园子如何管理?

@长寅微评: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夫妇如果不带头去做养老院的园林义工和为老人做饭洗衣服,就必须为自己的混账言论向全国人民道歉!

她曾留学比利时

1953年生,北京人。197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法史系,1998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教育部等政府部门专家委员会及国际组织项目专家,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企业年金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

 

责任编辑:菁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