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记者来到郑州郑东新区某建筑工地采访,几位农民工谈了他们对养老的打算。
见到穿戴整齐的孙化雨时,若非他鞋面上蒙着一层土,记者还真不相信他是一名建筑工人。
“俺做电工,一月工资近5000元,收入虽不低,但要养活一家人,压力还很大。”孙化雨说,儿子上初中后住校,媳妇闲下来也能跟他外出打工。如今她在工地开施工电梯,月收入虽只有1800元,手头却明显宽松不少。
谈起家里的主要开销,孙化雨表示,孩子开销最大,包括学费、吃的和用的。“挣钱就是养孩子、养老人,天经地义。”他说,将来自己老了,也得靠着儿子。
“俺有儿子,俺怕啥?”当记者问起孙化雨老了后怎么办,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和孙化雨的“养老经”不同,农民工赵兴吉表示,喝足墨水的孩子将来肯定比自己有出息,为了不拖孩子后腿儿,他决定回家养老。
“老家还有一块地,亲人也多,怎么都好生活。”说起老家,漂泊多年的赵兴吉双眼放光,他的老家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坝上村,那里四季如春,空气清新,“吃的菜都是新采摘的,一掐就出水儿。”
赵兴吉说,家里穷,当初为了混口饭吃,初中一毕业就跑到郑州来干土石方。后来干出了经验,也积累了六七万元钱,就从老家拉了个队伍,承包建筑脚手架安装。“如今年收入20多万,给工人月工资都发5000元呢!”
“除了钱够花,媳妇家是中牟的,有当地户籍,孩子上学、住房都不成问题。但选择回家养老,也是看中了老家环境好,空气好。”精明的赵兴吉说。
做过“北漂”,跑过山西,到过河北,最终在郑州安定下来的砌墙粉刷师傅牛照兴说:“俺就想咋能在郑州买两套房,俺一套,儿子一套,全家人团团圆圆在郑州一直过下去。在城市待久了,已经不习惯老家的农村生活了。”
来自泌阳官庄乡牛岗村的牛照兴,儿子都快高中毕业了,说到孩子,他眼里满是慈祥的父爱。
说起养老,牛照兴显得比较乐观:“就算买不起房,总能买份养老保险吧,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还能饿死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