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根据“十二五”规划时间表,基础养老金还有两年半时间就需实现全国统筹。在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尚未做实的情况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统筹,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
上周发布的一份统计公报称,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但事实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省份实现了基础养老金的省级统收统支,绝大多数省份的统筹仍停留在县市一级,导致全国统筹单位多达2000个。中央从1991年开始要求加快提高统筹层次,22年过去,养老金仍然以县、市统筹为主。
记者查阅近年来养老保险文件时发现,政府在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的表述上发生了细微变化。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基本养老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此后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社保“十二五”规划,以及今年的经济改革重点工作,均将“基本养老金统筹”改为“基础养老金统筹”。社保专家透露,前者是由单位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而后者仅指单位统筹的20%。也就是说,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范围“缩水”了,个人账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留在地方管理。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认为,个人账户相当于个人长期储蓄,一旦“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二者合并成“基本养老金”并不难。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坦承,如何实现真正的省级统筹或全国统筹这些目标,实践中仍然无解。实现全国统筹的关键,是明确中央政府在养老保险上的事权,中央政府应该有这个担当,否则提高统筹层次永远走不出“叶公好龙”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