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英汉捐款
新华网沈阳5月1日电(记者 初抗)近日,沈阳百岁老人关英汉因为芦山地震灾区捐出全部存款一时成为网络与媒体的焦点人物。一些网友赞其为“最美爷爷”,而也有网友质疑老人曾多次捐出“毕生积蓄”可能涉嫌慈善造假,甚至有网民怀疑老人是给红十字会“当托”“当枪使”。新华社记者日前来到关老人家中,采访关老人和他的亲人、邻里,探询事情真相。
百岁老人捐款意外引发质疑
日前,一条微博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微博称:“10万3千余元,是沈阳百岁老人关英汉近年全部存款。24日,老人颤颤巍巍把钱交到沈阳沈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老人反复叮嘱:‘钱要数清楚,一定要帮到在震区受苦的老百姓啊!’”
微博发出后受到网民热议,许多网友被老人善行感动,认为老人善行可敬、真情不可辜负。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老人收入不高却捐出巨款可能涉嫌慈善造假。“报道说关老人20年捐了30多万,他退休金不足两千,哪能弄到如此多的钱来捐献,是生财有道还是‘当托’造假?”
带着网民疑问,记者30日来到关英汉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关英汉老人家住沈阳市沈河区一栋回迁楼里,房子仅30余平方米,屋内陈设极为简单。家具仅有两张单人床和一个老式大衣柜,而挂满半面墙的家庭合影几乎成了家里唯一的装饰。
记者在关老家中见到了沈河区红十字会开具的“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票据上注明沈河区红十字会收到关英汉捐款103324.2元。
那么,老人哪来巨款捐助?老人的大女儿关宗秀告诉记者,老人退休后并不缺钱,这次捐款10万多元是老人近三年攒下的,“他每个月退休金2400余元,还有 200元的高龄补贴。并且,老爷子已是四世同堂,共有8个子女,全家60多口人,孩孙们每月都会给老人不少‘孝敬钱’,逢年过节还要单给。加上他很节省,一年攒下个三四万元钱一点都不奇怪。”
老人的朴素节俭确实远近皆知。照顾关老的保姆杨雅琴介绍:“老人平时生活特别节俭,用水用电都很节省。每天买菜不超过3元,最喜欢吃白菜炖豆腐。”同住迎宾社区的一位大婶说,“老爷子是大好人,平时不舍得吃穿,保姆买得最多的就是豆腐。他省下钱捐给灾区,平常人可做不到。”
捐款遭误读、质疑因何产生?
“不到十年,关英汉四次捐出‘毕生积蓄’,难道是个职业捐款托?”面对这类网上质疑,关老表示自己从未宣扬捐献了毕生积蓄,但每次确实是捐出了手头的全部存款。“我捐款只是希望能帮助灾民,没想出名得利,也没受到过指令要求。”
采访时,老人虽然高龄,但思维很敏捷,对每一笔捐款也都印象深刻。“我一共捐过八次钱,每一次都是把手头的存款全捐了。这回为震区捐出的103000多块钱是三年前为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慈善分会捐款70400元后我攒下的全部存款和利息。”
老人说,平时自己常用放大镜看看报纸标题,芦山地震的消息就是从报纸上看到的。
“我看到报纸上写灾区好多人还住在露天里,就想赶紧帮帮他们,我不能亲自去四川,能做的只有捐点钱。”关英汉老人说,是社区干部帮忙联系了红十字会,他才能在家里办上捐款手续。“虽然捐出存款,但我儿女孝顺、还有退休金、看病又有医保,并不会影响生活。”
那么,网上盛传“多次捐出毕生积蓄”一说从何而来?沈阳市沈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候有恒介绍,老人八次捐款,有两次捐给红十字会。老人1991年第一次捐款捐出全部积蓄,之后每次捐款都是捐出手中全部存款。
“关老是2010年感动沈阳10大人物之一,捐款引起媒体关注并不奇怪。但沈河区红十字会从未宣传老人捐出‘毕生积蓄’,也从未主动向媒体通报关老人捐出‘毕生积蓄’。”侯有恒认为,“多次捐出毕生积蓄”有可能是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以讹传讹。
记者调查发现,关于老人24日捐款事实的报道,大部分媒体选用“近年来全部存款和利息”“存折清零”等描述关老的捐款事实,唯有一家网络媒体以《沈阳百岁老人为灾区捐出毕生积蓄10万元》为题进行了报道。微博传言“老人捐出毕生积蓄被屡次报道”的情况并不属实。(郑孝然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