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雅安灾民互助自救定下“铁规”:帐篷先留给老人孩子

2013/4/23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李逢春 杨炯 [ ]

4月22日,雅安市中里镇中里村,几位受灾群众给一户有老人的家庭搬运帐篷。

自己搭帐篷“大房子”先给老人住

雅安中里镇开展互助自救,村民自定“铁规”:帐篷先留给老人孩子

尊老

得知杨尚华老两口现在没有房子居住,10多名年轻人,抬着一个搭建好的救灾帐篷,前往68岁的村民杨尚华家。爱幼

小货车运来一批帐篷,干部梅发斌介绍,这批帐篷都是小帐篷,数量不多。“先让老人和小孩用。”由于地震后,晚上下了雨,气温降低,孩子可能受不了。

昨日,在灾情相对轻一些的村中,政府部门组织的灾后安置工作已有序展开,受灾村民正在积极互助自救,不等不靠,一起努力渡难关。

在“上中下三里”——上里镇、中里镇、下里镇(现更名碧峰峡镇),“尊老爱幼”成了村民在安置过程中遵守的一条“铁规”。

现场帐篷送给68岁老人

在中里镇中里村1组,一群壮男、妇女,抬着一个搭建好的救灾大帐篷,吆喝着在公路上往前行。

“懒得再拆了,我们干脆就抬起这个‘房子’走。”一路吆喝着抬了500米左右,他们把“房子”抬到了68岁村民杨尚华屋前。抬“房子”中的一名叫刘时鹏的村民介绍,68岁的杨尚华的楼房顶垮了,屋内也受损严重,准备把帐篷送给他。

感人这个帐篷本是8口人的居所

刘时鹏说,这个“房子”是他和陈明康两家人共用的。杨尚华家遭得更凶,垮得厉害,余震时还在掉砖头,所以地震发生后杨尚华先在成都的女儿家呆了一天。但因为不放心家里,昨早杨尚华老两口又跑回来了。

得知杨尚华回来了,而家里房子没法住,刘时鹏决定把自己的“房子”拿给杨尚华他们住。

“他是老人嘛,身体不如我们,我们身强力壮的,在自己搭的棚子里照样睡,大家有困难肯定要一起面对。”刘时鹏说。

铁规首批帐篷到来家有老小的先领取

在中里镇建强村,一个从城区开来的小货车后面追着一群小孩,“帐篷送到了哈,快去领哦!”村民大声喊着,大家纷纷从自建的临时棚子里跑出来。

车子停在路口,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小货车后面装的都是新的户外帐篷,干部梅发斌拿出本子准备发放工作。他说,救灾帐篷陆续就会送达,这批户外帐篷都是小帐篷,数量并不是太多。“所以,我们和村民商量了一下,大家有了一个铁规,就是先让老人和小孩用。”梅发斌说。

村民王家辉的家就在车的旁边,他和王家军、李开云两家房子连着,地震使三家都严重受损,这两天都是先通过自救的办法克服困难。前晚还下了雨,气温降得比较厉害,他们大人都还熬得住,但娃娃有点造孽,半夜都在喊冷。他家有两个娃娃,得以领到了一个小帐篷。“真是太好了,有这个小帐篷,搭好后可以让娃娃睡了,就不怕下雨受凉。”王家辉拿着帐篷就忙着回家去搭了。村民声音“共同面对灾难”

不到1小时,有限的小帐篷就陆续发放完毕,在梅发斌的本子上清楚写了受领名单,上面还特别注明了家中有几个小孩和几位老人

记者问了几位没领到帐篷的村民,一位男村民说,遇到灾了大家就要共同面对,救灾物资肯定先给身体不好的老人和年纪小的娃娃用,大人都无所谓,而且政府组织的帐篷很快就全部送到,也就一两天的差别。(记者 李逢春 杨炯 摄影朱建国杨涛)

责任编辑:建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