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胡汉生老人病逝 群众自发吊唁

2013/4/15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佚名 [ ]

去年胡汉生老人在“感动江苏”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 

南通市港闸区86岁老人胡汉生,自退休以来,每天起早贪黑、守着几平方米的摊子只做一件事——修车,而修车挣来的钱只有一个用途——捐出去。去年12月,“修车老人”事迹被现代快报报道后,入选快报发起的年度“感动江苏”十大人物。老人从南京载誉归来,再行善举。1月23日,老人再次向港闸区龙潭村“汉生爱心互助协会”捐出修车款1万元,至此,老人累计向社会捐出修车收入10万零3千元。不久前,老人在修车时突感不适,随后入院治疗,4月12日病逝。昨天,胡汉生老人的追悼会在龙潭村举行。

退休后就是修车和捐款

胡汉生老人的追悼会设在大儿子胡振明家中。昨天下午1点,记者赶到港闸区唐闸镇龙潭村9组,远远的在村口就听到了哀乐。这是一个朴素的农家丧礼,不大的院子里搭起了简易帐篷,灵堂前摆着果盘和蜡烛,在灵堂前的显著位置,摆着老人获得的“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荣誉证书。屋子里挂满了花圈和挽幛。

胡汉生老人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神情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因为来吊唁的人太多,灵堂被挤得满满当当,连外面的路口都站满了人。

老人1999年退休后开始修自行车,修车积攒的钱全部用于慈善。2003年,他凑了2万元,为村民造了一条200多米长的水泥路。2005年,向南通市慈善总会捐献1万元。此后,每当修车费存到万元后,他都要把钱捐给市慈善总会。从2005年至今,已累计捐出善款10.3万元。

“他没有留给子女财富,但父亲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将是子子孙孙要学习的。”胡汉生老人的二儿子胡振华致辞时,沙哑而哽咽的声音让告别现场响起了一片啜泣声。

他想修车修到一百岁

胡汉生老伴胡淑英对记者说:“前段日子,他还跟我说,他要修车修到100岁,怎么就走了呢?离世前一天还在念叨要捐款呢!”

胡淑英告诉记者,这14年来,每天孙女孙子还没起床上学呢,他就早早地出门了。有时候叫他晚点去,他还要发脾气。“退休了,他把修车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天天早出晚归,都是我做好饭在家里等着。”尽管如此,全家都非常支持老人,因为家里人知道这是行善事。

“他每次都是存满一万捐一万,有时候钱不够,我还拿钱垫上。”胡淑英说,前两天他头晕不舒服去医院挂水,也没查出什么大毛病。每天挂水由儿女接送,谁也没想到,居然就这么去了。

小儿媳陈素兰穿着一身素衣,眼眶哭得红肿,“开始以为是小中风,在医院挂了几天水,已经好些了,那天准备接回家时,突然发了病。”老人的病历上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修车亭四周摆满鲜花

4月12日晚,胡汉生突然离世。13日,在修车老人流动修车岗亭前,惊悉噩耗的群众前来吊唁,亭子四周摆满了鲜花。

村民施女士听到胡汉生去世的消息,为了送老人家最后一程,施女士带着小孙子走了整整半个多小时,赶到这里。

曾接受过老人捐助的王德华夫妇一早来到了追悼会现场。2011年的最后一天,港闸区龙潭村村民王德华家遭遇大火,损失惨重。胡汉生老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过年前来看一看,他嘱咐“汉生爱心互助协会”的工作人员从基金里,取出两千元慰问王德华一家。“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老人家就这么去了……”王德华说,老人家生前惦记着他们,曾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如今,老人走了,他们夫妻二人一定要来见他最后一面。

生病期间还来修车

胡汉生老人的修车摊在离家三四里路的鼓风机厂前的空地上。

“他人非常勤恳,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能吃苦。”从隔壁碳素厂退休的郁淮冲就住在附近,他说,老人很节省,6块钱理个发都舍不得,叫老伴随便剃剃,看到垃圾桶里有瓶瓶罐罐也要捡起来存着,送去收购站。以前,他以为老人只是为补贴家用,后来在电视上看到,老人修车赚的钱竟然全部捐了出去,他心里顿时热乎了一下。

郁淮冲说,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这条街上只剩下老人一个修车摊。补个胎2毛钱,打个气或是上个螺丝就不收钱,老人家一天最多也就收入二十几块钱。

郁淮冲告诉记者,为了给老人家遮风挡雨,今年4月2日,政府给老人在马路对面建了个流动修车岗亭。“可是他说不习惯,躲在亭子里不如在马路上修车方便。”

过了两三天,郁淮冲突然看到老人扶着车子在呕吐,连忙给他的儿子打电话,将老人送去了医院。在医院挂了两三天水后,胡汉生老人熬不住了,9号那天又跑来了修车。结果10号老人家再次出现呕吐症状,送入医院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责任编辑:建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