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新天社区,61岁的林和平老人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养老局面,是要养老金还是要政府补助? 实习记者 李健 摄
长沙市新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同时承载着14种功能。
核心提示
北京,最火养老院排队要等100年;广州,进公办养老院要等14年;青岛,入住公办养老院须排25年队……公立养老院太少,好的私立养老院又太贵。明天,我们在哪养老?
这是央视新闻“微镜头”下的“中国式养老”特写。
如何解决老有所养?2006年,民政部在全国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湖南长沙成为“急先锋”。一年试点33个,居家养老一度风靡星城。
然而,6年之后,散布在长沙的4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万马齐喑。兴衰之间,裹挟着110万老人养老的命运,折射出一座城市老有所养的尴尬。
■记者 雷昕
林和平清楚地记得,去年6月14日,他第一次吃上了长沙市天心区新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午餐,这得益于2006年民政部在全国掀起的“居家养老”热潮。
【试点】
6年建成上千居家养老点
2006年4月,长沙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选定了天心区内4个社区,采取“社区自治、民办公助、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工作。
以无偿、低偿、有偿的方式为老人提供上门保洁、医疗保健、陪医代购、休闲娱乐、白托等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对于三无、特困、空巢、高龄等老人,采用政府发放100-300元养老券的形式,由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天心区的试点立即在全省引发汹涌如潮的居家养老运动。仅一年时间,长沙市城区陆续有33个社区开展试点,并计划2008年在城区152个社区推广,三年内覆盖市内五区。
2009年,试点结束,长沙市政府正式发文,公布《关于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文规定,到2015年,全省城市街道、社区都应建有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省乡镇、农村中心社区建有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或老年人活动服务场所。
一时间,居家养老在全省范围内遍地开花。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432个,其中长沙市有412个。
【纠结】
花钱买服务,“不现实”
林和平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养老局面。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养老路:是要养老金还是要政府补助?
林和平天生有眼疾,属于二级眼部残疾。1982年,他因胃溃炎切除了2/3的胃,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作为长沙最早一批低保户,林和平的补贴也随家庭人口的增多和政策的调整不断增加。从最初每月90元到如今120元,一家五口每月有1350元。
日子虽清苦,林和平倒也觉得悠闲。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让林和平开始担忧自己的养老生活。
2011年大年三十晚上一次感冒,引发了潜伏在林和平身体里的冠心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短短一年时间,林和平进出医院多达十余次。61岁的林和平一只脚刚跨入老年人行列就尝到了老年生活的苦涩。
生活的反复无常迫使林和平不得不过早地制定自己的养老计划。
他算了算,每月1350元的低保费难以支撑过高的医药费。天心区民政局和社区居委会给他申请了大病救助,并每月增加200元居家养老补助。去年6月14日,林和平第一次吃上了新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午餐。
3个月后,林和平得知,如果能证明自己有15年工龄,帮自己和老伴补齐96000元养老保险,从明年起,他和老伴每月能领取1120元养老金。与此同时,他们也无法再领到低保补贴和养老补助。
“如果能减轻政府负担自己养老,我当然愿意。但一次性拿出近10万的养老保险,我实在拿不出。”林和平很纠结,养老院住不起,养老保险交不上。即使每月有千元养老金,他也不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因为“实在不现实”。
【尴尬】
412家服务点万马齐喑
林和平的养老故事成为长沙110万老人养老的一个缩影,居家养老热潮并未引发这些老人的热情。
记者调查发现,这场居家养老潮主要分为两个流向,一是政府投入的社区居家养老平台,一是民营资本试水的居家养老市场。时至今日,长沙市五区412家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呈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记者在工作日内连续一周随机走访了5个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均未看到有老人活动的身影。其中,3个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大门紧锁。有些服务点还挂上了其它名目的牌子,数量最多的新天社区多达14块。
在服务点附近,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年龄在60岁至80岁之间的老人,共计50位。其中,37位表示不知道居家养老,或不清楚服务点的具体位置;8位表示知道位置,但从未去过。
名词解释
居家养老 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经营者说
除政府买单的496名老人
没一个老人愿意来
坚守还是离开,这是摆在鲁志林面前的难题。今年34岁的鲁志林,已是中国居家养老行业的元老级人物。
2006年,民政部在全国掀起“居家养老”浪潮时,鲁志林就是其中的一个弄潮儿,成为长沙民间资本试水居家养老服务的第一人。
在长沙首批试点的四个社区中,新天社区作为唯一一个纯市场化运作的社区,引入了鲁志林的民营养老机构,负责社区内政府买单的32名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
六年过后,鲁志林的地盘逐步扩大,业务量增长到496人。但这相对于天心区6万老人,所占比例不到1%。
“我希望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老人加入居家养老的行列。但时至今日,除了政府买单的496名老人,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这让鲁志林困惑之余,倍感为难。政府拨付的财政拨款,除去人力、水电、伙食等运营成本,每年的盈利不到20万。而496人,是天心区政府财政规定的最大限额。
今年是合同续约期,坚守还是离开?鲁志林进退维谷。
鲁志林的困境也同样困扰着其它民营居家养老机构。在长沙市居家养老QQ群里,常有同行向鲁志林抱怨,“市场价20元每小时的家政服务,老人收费12元,路远点连交通费都不够,没有市场不说,甚至越做越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