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到,数亿人将踏上归乡之路,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祭祖是中华孝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重阳节尚未成为法定假日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3天清明假期,给身边老人以更多孝心与关爱。
孝文化具有多重内涵。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何为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祀之礼”表达了对逝去长者的“孝”,但孝文化的核心内容,还是在现实中如何孝敬父母。
今年清明前夕,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热销的时髦祭品:纸扎的“iPhone”“iPad”等。应该说,让逝去的亲人“与时俱进”,“同步享受”先进产品是个美好心愿。但联想起与现实的一些反差,则让人感觉复杂:其一,有不少人紧跟时尚电子产品一代又一代,但带上父母一起“体验”的好像并不多。第二,有的人长期在外,好不容易假期回家一趟,却只顾埋头玩手机,冷落了老人一片心。如果把关爱逝去亲人与身边老人统一起来,岂不是更完整的孝心?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上要靠子女养老的父母越来越少,他们更需要的是关心与体贴。而孝文化的更高层面正是“敬”与“顺”:“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要让年迈的父母精神充实、心情愉悦,离不开子女发自敬爱之心的切实付出。
在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下,很多人难得回归父母身边,清明假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缅怀先人的同时不忘孝敬老人,既是基于传统与现实的需要,也完善了清明节“孝”的内涵。而在与老人的亲情交流中,年轻人也能得到放松与心灵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