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汤凯锋 雷辉)从北京回来后,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启仪一直很忙,只要遇到熟悉的亲朋好友,她常会分享参加两会的所见所闻。政府工作报告很关注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王启仪表示,她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将加快高龄老人的照护体系建设作为新的履职目标。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王启仪平时接触的都是老百姓,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医疗保障和养老等问题。
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虽然这几年关于养老问题的政策有很大进步,但又出现了新问题。”王启仪告诉记者,中国老龄化正在加剧,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已难以为继,要使年轻人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十分有必要加快做好高龄老年人的照护体系建设问题。
而王启仪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目前,很多高龄老人有慢性病,且经常是多病共存,但很多老人在医院治疗好后,根本不愿意出院。“医院重点在大病治疗,这样导致医疗资源浪费,造成医疗资源更紧张。”她认为,很多老人之所以不愿意出院,不光是因为治病问题,他们还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治疗好了,后续的生活怎么办?回家?没人照顾。去养老机构?又不完善!”王启仪表示,新颁布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养老以居家为基础,以机构为支撑。“但目前养老服务机构确实不足,而且机构的建设参差不齐,要加大力度建设,创新运作模式。”
●行动
继续呼吁建设老年人“安全网”
据了解,目前,我国现有各类老年医院仅94所,综合医院设老年病科也只有5000个左右,医疗床位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同时,社会虽然有养老服务机构,但规模和能力以及老年慢性病的康复护理能力严重不足。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缺口大、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集中收养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不足0.6%。
王启仪表示,目前,社会上很多养老机构都还不完善,而且服务水平各不相同,很多服务机构以赚钱为第一目的,老人缺乏精神关怀。
王启仪认为,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释放出向社会放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信号。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将继续为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而呼吁,她还将积极参与到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中,来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王启仪表示,她觉得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首先,要把已有的机构建设好。其次,要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更多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构筑一张“安全网”。
她将继续呼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促进投入主体的多元化、推动运行机制的市场化等措施,为社会养老机构的建设提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养老机构分级标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政府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为居家养老者提供适宜服务,建立专业、较稳定的队伍,强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对应的老年人失能程度评级系统,根据其失能程度提供相应的照护。把老年慢性病的康复治疗纳入县级以下、尤其是社区医疗体系建设的规划中。加强社区康复机构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康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