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农村养老模式宜“家庭互助”与“养老院”并举

2013/3/14 来源:网易 作者:佚名 [ ]

高建雨

参加全国“两会”的多位河北代表团代表、委员,共同热议农村养老问题(参见《河北日报》的报道《代表委员热议:创新思路破解农村养老难》),提出了很多好思路。

以我从农村一路走来,大学毕业后在企业从事涉农工作4年、在河北省委宣传部从事农村宣传教育工作12年的经历与感受看,感觉农村养老采用“家庭互助”与“养老院”并举的模式,比较符合实际,效果也会比较好。

因为农村的老人情况千差万别,但他们都很看重老家的生活氛围——亲朋好友、生活环境,乃至从事了多半辈子的农活。所以,他们未必愿意到规范的养老院去生活,那样会感觉憋屈、无趣、拘束,身心不自由。我的老人以及很多亲戚、乡亲家的老人,大多数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农村养老,要适应老人家们这种朴素的、真实的想法,这样他们才快乐,才能健康长寿。而邻里之间、就近的亲戚之间,常年生活在一起,社会文化环境相同,感情融洽,可能大家的孩子们都不怎么在身边,这样,互相关心照顾,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家庭互助”就成为现实的理想模式。老人们都各在自家住,日常勤走动勤联系,一起聊天或一起劳动、娱乐,发现病痛等情况及时处理。

但是确实单纯的这种模式,也存在老人们相互照顾中体力、精力够不上,涉及应急抢救等的医疗器械和救护知识技能不足,日常饮食营养搭配的科学性欠缺,文化活动单调等等现实问题。所以,在县城或乡镇或中心村建设相对规范的养老院,也很有必要,尤其是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体弱多病的老人,住进管理、料理规范的养老院,子女们也放心,老人们的身心饮食,也能得到更及时妥善的料理。这种养老院,离家不离乡,也能满足老人们“接地气”的情感要求,也便于亲友就近去探望,也会受到老人们欢迎。

所以,从农村养老模式来说,我感觉重在引导,应该由老人家们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随孩子进城、在农村居家养老?还是在县乡村入养老院养老?

责任编辑:建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